图书介绍
财政与金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晓青,钟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文出版社
- ISBN:750751042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政与金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财政概论1
第一节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
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1
二、财政学的方法论基础1
第二节 财政活动的历史演变及财政思想2
一、财政活动的历史演变2
二、财政思想6
第三节 市场失灵与财政的职能11
一、市场失灵的领域11
二、财政的职能15
一、财政的一般特征19
第四节 财政的一般概念19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21
第五节 财政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21
一、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过程21
二、财政与再生产的关系22
第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24
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24
一、按收入来源分类24
二、按收入形式分类28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公平原则29
一、利益原则30
二、支付能力原则32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34
第三节 财政收入规模34
二、价格35
三、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36
四、政府职能范围36
第三章 税收38
第一节 税收的性质和特征38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38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39
第二节 税收要素40
一、纳税人40
二、课税对象41
三、税率42
四、附加、加成和减免44
五、纳税环节45
六、纳税期限46
七、违章 处理46
第三节 税收分类48
一、按课税对象分类48
二、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49
三、按计量标准分类49
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50
第四节 流转课税50
一、流转课税的对象和特点50
二、流转课税的主要税种51
一、所得课税的性质和特点58
第五节 所得课税58
二、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59
第六节 其它课税64
一、资源课税64
二、财产课税65
三、行为课税66
第四章 国有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和国债67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67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67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69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制度70
一、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70
二、国有企业利润的形成和分配过程71
三、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制度72
第三节 国债73
一、国债的概念、形式特征和功能73
二、国债的管理74
第五章 财政支出概论78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形式78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82
二、财政支出的形式82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原则82
一、量入为出原则83
二、优化支出结构原则83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84
三、效益原则84
第三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84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87
三、“公共劳务”收费法88
第六章 主要的财政支出90
第一节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90
一、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经济性质90
二、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内容91
三、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管理92
一、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概念94
二、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内容94
第二节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94
三、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控制95
第三节 社会保障支出96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和内容96
二、我国的主要社会保障制度97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与改革原则100
第四节 财政补贴102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内容102
二、财政补贴的作用104
三、我国财政补贴的改革105
二、国家预算的组成109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109
第一节 国家预算109
第七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109
三、预算的原则和方法110
四、预算的程序111
第二节 非预算资金115
一、预算外资金115
二、制度外收入116
三、“费改税”117
第三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120
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实质120
二、分税制121
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27
第八章 货币、信用和金融工具127
第一节 货币和货币流通规律127
二、货币的形态和种类128
三、货币的广义概念和层次划分131
四、货币流通规律133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136
一、信用的概念136
二、信用存在的基础和职能作用138
三、信用形式141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147
一、利息的概念和作用147
二、利率及其制定依据148
第四节 金融工具154
一、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种类154
二、支票、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和信用卡156
三、债券159
四、股票163
第九章 银行和金融体系的构成168
第一节 银行的产生和金融体系的构成168
一、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68
二、金融体系的构成169
三、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演变171
一、商业银行的特征和发展模式178
第二节 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和管理178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179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180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182
五、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资产负债管理192
六、目前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简介196
第三节 中央银行及其职能和调控管理200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其特性200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201
三、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手段202
四、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监管206
五、我国中央银行简介208
一、银行的地位210
第四节 银行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10
二、银行的作用211
第十章 金融市场216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特点、种类和形成216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216
二、金融市场的特点218
三、金融市场的种类218
四、金融市场的作用221
五、金融市场的形成223
第二节 货币市场224
一、票据贴现市场224
二、拆借市场225
三、大额存单市场226
四、短期债券市场226
第三节 资本市场227
一、证券市场概述227
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情况235
三、中长期信贷市场239
第四节 外汇、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240
一、外汇和汇率240
二、外汇市场245
三、黄金市场247
一、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249
第一节 货币流通的形式与渠道249
第十一章 货币供求、货币流通稳定与金融安全249
二、货币流通的形式250
三、货币流通的渠道251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253
一、货币流通量与货币需求量253
二、货币需求量的因素分析254
三、货币需求量的测算方法261
四、货币容纳量弹性264
第三节 货币的供给265
一、银行是货币供给的“闸口”265
二、货币供给的过程266
三、制约货币供给量的因素273
第四节 货币流通的稳定275
一、衡量货币流通状况的标志275
二、通货膨胀278
三、通货紧缩284
四、货币政策285
五、保持货币流通稳定的条件288
第五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291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种类291
二、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和成因分析292
三、降低金融风险的主要途径292
四、东亚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启示293
后记295
热门推荐
- 2376928.html
- 3431405.html
- 508531.html
- 1514427.html
- 1774105.html
- 2424014.html
- 820370.html
- 73362.html
- 2024292.html
- 424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9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3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6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9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0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0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6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9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