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理论与实践
  • (德)哈贝马斯著;郭官义,李黎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1627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哲学理论-德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者的话1

致中国读者——《理论与实践》中文版前言4

新版前言5

第一版前言6

新版导论1

在试图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的某些困难1

理论与实践1

公众社会3

认识与兴趣6

方法论问题8

反对我的三种意见11

行为与对话13

认识与兴趣的客观性15

论对话的制度化20

启蒙的组织22

组织问题的历史思考24

关于必须客观地运用反思理论的说明28

一 古典的政治学说与社会哲学的关系31

维科在比较现代的与古典的政治学的研究形式时的得失观32

托马斯主义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运用:作为社会动物的政治动物36

与传统决裂:在用现实政治绘制的和用乌托邦思想设计的世界中,政治的现代概念和社会的现代概念——马基雅维利和莫尔39

方法观的变换:从实践知识到权力手段和社会组织的实用主义艺术43

霍布斯对作为科学的社会哲学的论证:自然理性规范问题起源于自然欲望的力学47

二律背反之一:认可专制主义的形式放弃自由的内容51

二律背反之二:社会技术的知识力量在实践中的软弱无力54

18世纪社会哲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社会理论辩证地回归到实践意识的经验视野中的问题59

二 自然法与革命63

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自我理解:自然法的法定化是哲学的现实化63

美国和法国人权宣言中的“宣言”思想67

资产阶级社会的自由的自然法构想:约翰·洛克和托马斯·培恩71

资产阶级社会相互竞争的自然法构想的准备:卢梭和重农学派74

国家与社会在两种自然法构想中的关系78

在雅各宾派的法国和杰弗逊的美国对革命的自我理解:罗伯斯庇尔和培恩81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自然法的批判和辩证的资产阶级革命概念84

基本权利是社会国家整个法律制度的原则87

三 黑格尔对法国革命的批评92

四 黑格尔的政治论文108

政治论文的形成109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13

抽象法和得到庆祝的革命119

实体国家和恐惧革命121

今日的黑格尔政治哲学125

五 向唯物主义过渡的辩证的唯心主义——从谢林的上帝观念的收缩中得出的历史哲学结论127

国家的三种演绎127

世界的堕落和绝对开端的问题131

在利己与仁爱的辩证法中对唯物主义时代的论证138

从上帝收缩的观念中产生的历史哲学结论146

晚期哲学的潜能说:对上帝遭历史摆布的危险的形而上学的生存保障152

本体论问题与实践需求的不一致:体系的分裂157

理论与实践的分离162

时代哲学中的土生土长的唯物论:谢林和马克思165

劳动辩证法的唯物主义的自我扬弃——谢林为人们接受黑格尔的辩证法做了准备168

六 介于哲学与科学之间:作为批判的马克思主义173

同马克思主义的辩论——典型的反应形式175

追求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实证主义解释181

批判与危机:具有实践意图的经验历史哲学的神秘主义来源与科学结构186

从经济上论证危机联系的世界193

意识形态批判和批判地接受流传的种种观念203

唯物主义历史哲学的前提209

补充材料——读书笔记(1971年)215

七 社会学的批判任务和守旧使命224

八 独断论、理性与决断——科学化文明世界中的理论与实践237

坚定的理性和启蒙的兴趣:霍尔巴赫、费希特和马克思239

实证主义与理性和决断的分离244

意识形态批判赞同技术的理性248

理性主义“信念”的自我反思253

九 科技进步的实践后果258

十 院校教育的社会变迁275

十一 高校的民主化就是科学的政治化?287

附录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综述(1957)294

解释《巴黎手稿》的三种典型情况294

鲍亨斯基,朗格,费彻,纽伦柏格,蒙纳欧特,魏特等人同苏联的政治现实和意识形态现实的辩论297

马克思是哲学研究的对象301

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关系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占有问题(Ludwig Landgrebe,Erwin Metzke,Heinrich Popitz)308

哲学占有的结果318

马克思主义中的实存主义尝试325

对历史的思想和意义问题的典型回答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331

唯物辩证法问题336

来自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批判345

说明355

重要名词、术语索引357

重要人名索引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