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 上
  • 童鹰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0118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近代科学的孕育9

中国技术发明的西传9

大学教育:孕育近代科学的伟大摇篮13

希腊科学传统的复兴15

肯定与否定:来自经院哲学的两种社会张力18

萌芽中的资本主义经济:正在启动的社会引擎22

发展中的文艺复兴运动:已经点燃的思想引信24

从罗吉尔·培根到达·芬奇:相继升起的近代科学的启明星27

第二章 科学起义的宣言32

引言32

托勒密的地心学说:神学自然观的天体观的理论基石33

克拉科夫的大学生涯:一个天文学家的开端38

留学意大利:古希腊日心说的最初启迪40

建立日心体系的漫长历程42

《天体运行》:一个新的宇宙体系的诞生43

近代科学起义的伟大宣言45

第三章 反叛宗教的战书49

引言49

盖仑的人体学说:神学自然观的人体观的理论基石50

从布鲁塞尔到巴黎大学的青年维萨里53

《人体结构》:在意大利完成的科学勋业55

反叛宗教神学的伟大战书57

教会伸出了魔掌59

第四章 不屈的科学斗士62

科学起义中悲壮的一幕62

一个敢于反叛三位一体教义的西班牙青年63

维萨里的医学至交65

血液的小循环:人体解剖实验中的杰出发现66

与加尔文新教的斗争70

为解剖学革命而献身71

第五章 中国科学的余晖(一)73

中国的一个医学世家73

搜罗百氏:系统研究中国本草典籍74

广采四方:多方考察中国药物资源75

《本草纲目》:空前的药物学巨著77

近代科学方法的萌芽79

《本草纲目》成书之后81

第六章 永生的科学英雄84

一个怀疑三位一体教义的青年修士84

往返于英法之间的流亡生涯86

宇宙理论:日心学说的重要发展87

作为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布鲁诺88

布鲁诺宇宙论对于神学自然观的革命意义90

为天文学革命而献身92

第七章 磁学、电学的先驱94

磁学:中国罗盘技术的启蒙94

吉尔伯特与早期静磁学97

电学:古代静电知识的启迪99

吉尔伯特与早期静电学101

第八章 日心学说的发展103

哥白尼以后的天文学革命趋势103

第谷及其折衷的宇宙体系105

刻卜勒:一个毕达哥拉斯主义者的追求110

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112

天空立法者的勋业119

天体力学的理论萌芽120

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及其他123

一个没有拿到医学文凭的青年126

第九章 实验科学的奠基126

一个已经摘下力学之星的巨人129

天上的哥伦布135

教会的阶下囚138

一部新的日心说巨著的问世140

地球仍在转动143

横断章一 意大利近代科学的兴衰147

意大利近代科学的兴隆147

大学教育的勃兴148

科学社团的发展149

意大利近代科学的衰落150

一位中国举人与一位西方教士152

第十章 中国科学的余晖(二)152

《几何原本》的翻译155

《崇祯历书》的编制161

《农政全书》中国传统农学的终结164

后话:历史与个人168

第十一章 科学方法的探索171

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源流171

要做科学上的哥伦布174

实验归纳法的确立177

从科学史上看培根181

第十二章 血液循环的发现185

深入发展中的解剖学革命185

留学意大利的英国青年哈维187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研究188

血液循环的发现191

《心血运动论》发表以后193

第十三章 中国科学的余晖(三)196

中国的工匠技术传统196

在科举道路上觉醒的宋应星198

工匠技术的考察与科技史料的研究199

《天工开物》:中国十七世纪的技术百科全书199

《天工开物》的历史地位203

《天工开物》出版以后204

横断章二 中国近代科学的难产207

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207

十七世纪的中国近代启蒙思潮209

中国近代科学的萌芽212

西方部分近代科学的传入214

中国近代科学的难产及其原因218

第十四章 数学方法的开拓226

从寻求普遍的科学方法走向数学226

近代代数与近代几何的发展229

解析几何:一门新兴的边缘数学的诞生233

费尔玛:解析几何的另一个发明家236

解析几何诞生的意义与影响239

作为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笛卡儿241

作为微分学先驱的费尔玛243

法国近代数学的第一次繁荣245

第十五章 近代化学的发端247

中国炼丹术的西传247

欧洲炼金术:近代化学的襁褓250

波义耳的实验化学成就254

元素定义:波义耳的理论化学成果258

近代化学的奠基259

第十六章 近代科学的泰斗262

从一个农民的遗腹子到剑桥大学的减费生262

牛顿和他的老师巴罗264

在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的世界里267

高等数学的奠基273

在万有引力与三体问题的探索中277

经典力学的建立284

机械自然观的确立与科学方法论的综合287

并没有发现真理的大海292

第十七章 不是机遇的机遇295

万有引力发现的居先权之争295

一个有多方面成就的科学家297

万有引力的另—个发现者300

胡克与牛顿:成功中的差异304

第十八章 并非巧合的巧合307

从哲学博士到外交使节307

微积分的独立发明者310

微积分发明的居先权之争313

作为哲学家和科学活动家的莱布尼茨316

后语:在居先权之争的背后318

第十九章 波粒之争的序幕320

光学发展的技术基础和科学动力320

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的早期发展322

波动说与微粒说的最初论争324

惠更斯及其波动说的建立327

牛顿的微粒说的建立330

第二十章 水火之争的先声333

近代地质学兴起的动力与渊源333

伍德沃德与早期水成论的发端336

雷伊与早期火成论的发端340

并未终止的论争342

第二十一章 燃素假说的发展344

燃烧:火光中的历史疑难344

在原子学说的启迪之下346

从贝歇尔到斯塔尔:燃素假说的兴起350

燃素假说:武器与幽灵353

燃素假说的历史地位355

第二十二章 技术科学的曙光358

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社会生产背景358

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实验科学基础359

巴本蒸汽泵:近代蒸汽动力技术的第一次突破365

赛维利蒸汽泵:近代蒸汽动力技术的第二次突破368

纽可门蒸汽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的第三突破370

早期蒸汽动力技术的历史经验与历史影响373

第二十三章 数学家族的功业376

雅克与约翰:数学家族的第一代贝氏兄弟376

变分法与概率论的奠基378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发展382

尼古拉与丹尼尔:数学家族的第二代贝氏兄弟384

数学家族与欧拉和哥德巴赫385

第二十四章 神学思潮的再起389

第一次推动:牛顿从科学走向神学的根本转折389

在第一次推动的背后394

在《原理》中寻找缺口的大主教贝克莱399

第二次数学危机的发生401

横断章三 英国近代科学的兴衰404

英国近代科学的兴隆404

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405

培根哲学与英国科学406

格雷山姆学院的创建407

杰出的科学活动家威尔金斯407

英国皇家学会的创立409

英国近代科学的相对衰落410

第二十五章 近代电学的朝晖413

格里凯起电机点燃了近代电学的火炬413

莱顿瓶的发明及其对近代电学发展的意义416

富兰克林:北美殖民地升起的科学之星418

富兰克林的早期电学研究421

捕捉雷电的实验及其对近代电学发展的意义423

避雷针:人类征服雷电的创举426

卓越的贡献与临终的遗憾428

第二十六章 生物分类的系统430

生物分类学的早期发展430

一个青年生物学家走过的道路434

在生物分类学的实验与理论探索之中436

双各制命名法的确立439

人为分类系统的建立441

第一对原种:林耐从不变论到神创论的转变444

结语 早期科学的终结4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