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 宋士昌,郑贵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黄河出版社
  • ISBN:780152716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234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农业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关于农业问题3

导论3

第一节 农业的国民经济地位3

第二节 党对农业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6

第三节 党促进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18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农业问题24

第一章 旧中国农业基本状况24

第一节 土地占有状况24

第二节 租佃、雇佣、借贷关系26

第三节 田赋及税捐29

第四节 外国资本的渗入及其影响31

第五节 农业生产的衰败34

第二章 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及实施36

第一节 苏区的农业发展36

第二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40

第三节 解放区各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3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构想与农业46

第一节 理论的提出和体系的形成4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终结48

第三节 农业国到工业国的发展方向50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农业问题55

第四章 新中国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发展55

第一节 解放初期土改运动的兴起55

第二节 《土地改革法》的制定与基本内容57

第三节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与农业的发展59

第五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2

第一节 互助组与初级社的发展62

第二节 高级社的建立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完成67

第三节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71

第六章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76

第一节 解放初期大规模的水利建设76

第二节 20世纪60~70年代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80

第三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其经验教训82

第七章 农业的计划管理体制91

第一节 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91

第二节 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94

第三节 农业计划与《农业发展纲要》97

第八章 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100

第一节 农业科研体系建设与发展100

第二节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104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108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问题114

第九章 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114

第一节 “大包干”与中国改革在农村的起步114

第二节 农业政策的调整116

第三节 农村改革与中国农业的进步118

第十章 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政策123

第一节 农业结构调整概述123

第二节 农业结构调整的成绩及不足127

第三节 区域化布局的形成130

第十一章 农业投入与财税政策134

第一节 农业投资主体的转换134

第二节 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136

第三节 农业的财税政策139

第十二章 科教兴农战略144

第一节 科教兴农战略的提出144

第二节 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146

第三节 科教兴农战略的成效147

第十三章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51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目标的确立151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152

第三节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55

中编 关于农村问题161

导论161

第一节 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与主要成就161

第二节 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164

第三节 农村改革、发展的展望与对策167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农村问题171

第一章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71

第一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失败171

第二节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72

第二章 农村革命根据地177

第一节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77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革命根据地180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182

第三章 农村经济185

第一节 农村经济商品化185

第二节 自然经济演化188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及其实践191

第四章 农村政权建设195

第一节 党对农村政权的理论探索195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197

第三节 农村的社会动员198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农村问题200

第五章 合作化道路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形成200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200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203

第三节 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206

第六章 农村工业化与机械化的发展210

第一节 农村工业化210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212

第七章 农村流通体制建设218

第一节 流通体制的形成218

第二节 流通体系的内容与地位220

第三节 农产品流通与价格政策221

第八章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225

第一节 金融体系建设的历程225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发展227

第三节 金融工作的经验230

第九章 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233

第一节 科技事业发展的历程和成就233

第二节 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235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问题238

第十章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238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概述238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243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景展望248

第十一章 农村工业化道路与乡镇企业发展253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253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地位与作用258

第三节 乡镇企业发展前景展望261

第十二章 农村市场经济的培育与发展265

第一节 农村商品流通体制与改革265

第二节 农村市场化改革268

第三节 农村市场经济的培育271

第十三章 农村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276

第一节 农村城镇化概述276

第二节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农村城镇化发展279

第三节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84

第十四章 农村发展战略与农村现代化建设290

第一节 发展战略290

第二节 现代化建设292

第十五章 农村财政、税制和金融体制改革300

第一节 财政支农工作的回顾300

第二节 税制改革的启动与进展307

第三节 金融改革的经验与深化313

第十六章 县乡机构改革与经济发展319

第一节 县乡机构改革概述319

第二节 县乡改革的模式与经验320

第十七章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325

第一节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概述325

第二节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330

第三节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333

第十八章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337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337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339

第三节 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340

第十九章 农村基层党的建设345

第一节 基层党的建设概述345

第二节 基层党的建设的成就348

第三节 加强与完善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350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3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目标任务356

第三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360

下编 关于农民问题365

导论365

第一节 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历程365

第二节 新时期党对解决农民问题的贡献368

第三节 解决农民问题任重道远373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农民问题375

第一章 民主革命主力军375

第一节 早期共产党人对农民问题的认识375

第二节 党对农民土地的主张378

第三节 广大农民的参军参战382

第二章 解放区农民阶级关系的变化385

第一节 地主、富农的减少385

第二节 自耕农的增加386

第三节 工农联盟388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农民问题390

第三章 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390

第一节 农民是国家的主人390

第二节 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改造392

第三节 工业化积累的提供者397

第四章 农民的阶级状况及社会流动401

第一节 农民的阶级状况401

第二节 阶级斗争扩大化405

第三节 农民的社会流动407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问题412

第五章 农民的社会分化与社会阶层412

第一节 社会改革与农民的社会分化412

第二节 农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415

第三节 当前农民社会阶层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417

第六章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420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420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与特点421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与对策425

第七章 农民工群体430

第一节 农民工的积极社会意义431

第二节 农民工带来的社会问题434

第三节 农民工的社会地位436

第四节 从战略高度解决农民工问题438

第八章 农民的组织化442

第一节 党组织农民的模式回顾442

第二节 农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447

第三节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推进农民经济的组织化449

第九章 农民的政治参与452

第一节 党的政策引导农民走向政治参与452

第二节 农民政治参与的新进展454

第三节 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制度456

第四节 农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460

第十章 农民的增收与减负462

第一节 增加农民收入462

第二节 减免农民负担467

第十一章 农民的社会保障475

第一节 农民社会保障的变革475

第二节 农民社会保障的内容478

第三节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483

第十二章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488

第一节 党重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488

第二节 农民文化素质的现状491

第三节 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494

主要参考文献497

后记5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