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倚声艺术新论 填词技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云龙著 著
- 出版社: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 ISBN:7544206386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倚声艺术新论 填词技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论“本色”1
第一节 “词别是一家”1
第二节 “上不似诗,下不类曲”4
第二章 论立意13
第一节 “立意贵新”13
第二节 “义深则意远”16
第三节 “贵得其真”19
第三章 论题序23
第一节 题序缘起23
第二节 题序类型25
一、纯题型25
三、介乎题、序之间型26
二、纯序型26
第三节 题序作用27
一、点明主题27
二、深化词意28
三、丰富词境28
四、激发词情28
五、蓄积词势29
六、介绍创作缘起等背景资料29
第四节 题序使用原则29
第四章 论章法31
第一节 谋篇32
一、因景生情式32
二、由情而景式33
三、因事生情式34
四、忆昔伤今式35
五、抚今追昔式37
六、由昼而夜式38
七、由外而内式39
八、由内而外式39
九、上实下虚式40
十、上虚下实式40
十一、上下相反式41
十二、先泛后专式41
十三、画面组合式42
十四、意识流动式43
十五、直注式44
十六、点染式44
十七、跳脱式45
十八、层递式46
十九、自陈式48
二十、陡转式49
第二节 起句50
一、从语势缓急分51
二、从句式单偶分51
三、从内容等方面分51
第三节 过变55
一、藕断丝连56
二、异军突起58
第四节 结句59
一、景结60
二、情结61
三、情状结61
六、进层结62
四、他意结62
五、议论结62
七、祈愿结63
八、设想结63
九、发问结63
十、反诘结63
十一、问答结64
十二、对比结64
十三、比喻结64
十四、点睛结64
第五章 论字句66
第一节 “词意贵多”66
第二节 特殊句式69
第三节 “合用虚字”72
第一节 “作词须择调”77
第六章 论择调77
第二节 了解词调声情78
第三节 词调声情特色举要81
第七章 论声韵87
第一节 四声87
一、词的平仄与格律诗平仄之异同87
二、“句中用去声字最为紧要”88
三、入声字具有独特声情89
四、拗句不得随意更改90
五、各类句式的格律90
六、词不仅讲平仄,且辨四声91
第二节 用韵91
一、从四声用韵看92
二、从韵部多少看93
三、从用韵位置看94
四、从用韵频率看95
第八章 论修辞97
第一节 铺叙98
一、顺序而铺98
二、逆序而铺99
三、交错而铺99
四、平列而铺100
第二节 点染100
一、先点后染101
二、先染后点101
三、先染后点再染101
一、提问102
第三节 设问102
四、以染为点102
二、激问104
三、提问兼激问104
四、故作疑问105
第四节 比譬105
一、明喻105
二、暗喻106
三、借喻106
第五节 比拟107
一、拟物107
二、拟人108
第六节 借代108
四、以部分代全体109
三、以原料代成品109
一、以事物特征相代109
二、以人代事物109
五、以全体代部分110
六、以具体代抽象110
七、以抽象代具体110
八、以专名代通名110
九、以古代今110
第七节 烘托110
第八节 对衬111
第九节 对照112
第十节 点化112
一、借词113
二、借势115
三、借意115
二、暗用117
第十一节 用事117
一、明用117
三、正用118
四、反用118
五、借用118
六、化用118
第十二节 对仗119
第十三节 重叠120
一、叠字120
二、叠词121
三、叠句121
第十四节 排句122
四、递进式123
三、因果式123
二、承接式123
一、并列式123
第十五节 回环124
第十六节 回文125
一、逐句回文125
二、逐片回文125
三、全篇回文125
第十七节 婉曲126
第十八节 层深127
第九章 论设色129
第一节 词须设色130
第二节 设色技法131
一、藉词藻渲染131
二、藉景物烘托133
四、藉修辞粉饰134
三、藉形态映衬134
五、藉委婉缠绵的情思135
六、藉艳语着色相136
第十章 论抒情137
第一节 词的抒情特色137
第二节 词的抒情常法138
一、直抒胸臆138
二、融情于景139
三、移情于物140
四、托物寄情140
五、融情于叙142
六、融情于理142
七、融情于事143
八、融情于诗文144
九、融情于梦146
十、无理而妙147
十一、借比状情148
十二、轻点重染148
十三、忆昔伤今149
十四、咏史怀古149
十五、以吞为吐151
十六、以曲求深152
十七、衬跌圆转153
十八、妙语传情153
第十一章 论言理156
第一节 词可言理156
一、借古而言157
第二节 言理常法157
二、借物而言158
三、借情而言158
四、借景而言158
五、直接议论160
第十二章 论状景162
第一节 状景原则162
一、分清主客162
二、情景交炼163
三、“自然为尚”163
四、“入画为工”163
五、“如在目前”164
第二节 状景方法164
一、淡远取神164
二、缘情设景165
三、即事叙景166
四、化静为动167
五、化物为人168
第十三章 论寄托169
第一节 词家重寄托169
第二节 寄托常法171
一、借景寄托171
二、借物寄托172
三、言外寄托173
第十四章 论词境175
第一节 词尚意境175
第二节 造境原则177
一、“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177
二、“不隔”177
四、“意与境浑”178
三、“真景物,真感情”178
第三节 造境方法179
一、巧于移情179
二、意景相生179
三、即事写意180
四、“入画”得境180
五、炼字出境181
附录一 词谱例谈182
第一节 总叙182
第二节 例谈185
一、词谱、例词目录185
二、例谈195
附录二 词韵新编287
后记304
热门推荐
- 2198994.html
- 1214006.html
- 725439.html
- 3335247.html
- 2041922.html
- 3380708.html
- 2952895.html
- 3195277.html
- 1562064.html
- 3245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5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06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3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40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1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6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2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