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甘肃水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甘肃水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 陈兴鹏,蔡根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6057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水资源-研究-甘肃省;土地资源-研究-甘肃省;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甘肃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甘肃水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甘肃水土资源评价1

第一节 水土资源评价的理论、原则和方法1

一、理论1

二、原则3

三、方法4

第二节 甘肃水资源评价5

一、甘肃水资源的主要特点5

二、甘肃水资源的现况与供需状况8

第三节 甘肃土地资源评价13

一、甘肃土地利用变化的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型14

二、甘肃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29

三、甘肃土地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31

第四节 甘肃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与组合评价41

一、甘肃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类型41

二、甘肃水土资源空间组合质量与土地利用方式43

第五节 结论51

一、甘肃水土资源的现状、特点和空间组合质量51

二、GeoCA-Land模型的局限性及改进途径52

第二章 甘肃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经验和问题55

第一节 古代的开发55

一、巩固边防,稳定统治是开发的根本原因55

二、古代的开发推动了经济的发展57

三、生态破坏严重59

第二节 近、现代的开发62

一、开创了具有近代工业文明的经济62

二、农林牧有进一步的发展63

三、开发带有明显的应时性64

第三节 建国以来的开发64

一、开发更具广度和深度64

二、生态问题仍很严重70

第四节 历史经验和教训73

第三章 甘肃水土资源承载力与资产负债分析75

第一节 水土资源承载力75

一、水土资源承载力系统的特性76

二、估算水土资源承载力的依据78

三、影响水土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因素79

四、水土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83

五、水土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85

六、甘肃水土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87

第二节 甘肃水土资源的资产负债分析105

一、甘肃水土资源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105

二、资产负债表的计量106

三、水土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作用106

四、甘肃水土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制定107

五、结果的输出与分析110

第三节 甘肃水土资源对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115

第四章 甘肃水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117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17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17

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和原则118

第二节 水土资源是产生和吸引其他资源的基础资源121

第三节 水土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122

第四节 水土资源是甘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持久性的最大制约因素125

第五节 甘肃水土资源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128

第五章 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130

第一节 甘肃区域经济与水土资源的空间耦合130

一、水土资源是影响甘肃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的基础条件之一130

二、水土资源在甘肃工业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132

三、水土资源对甘肃第三产业的制约作用明显132

第二节 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病理分析与诊断134

第三节 甘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判别分析140

第四节 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产业144

第五节 甘肃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54

一、甘肃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54

二、甘肃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和艰巨性157

三、甘肃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158

四、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65

第六节 甘肃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168

一、分形理论和分维数的测算模型169

二、甘肃城市体系Zipf维数的测算170

三、甘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73

第七节 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177

第六章 甘肃社会可持续发展180

第一节 甘肃水土资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180

一、甘肃水土资源通过对区域经济系统的作用间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作用181

二、水土资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182

第二节 甘肃社会可持续发展192

一、可持续发展观193

二、经济社会体制变革196

三、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217

第三节 甘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227

第七章 甘肃不同类型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230

第一节 河西干旱区230

一、水土资源组合特点230

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231

第二节 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区237

一、水土资源组合特点238

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239

第三节 甘南高原区242

一、水土资源组合特点242

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243

第四节 陇南湿润区245

一、水土资源组合特点246

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247

第五节 甘肃区域性可持续发展问题250

第八章 甘肃水土资源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253

第九章 结论258

参考书目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