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基础
  • 刘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1699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

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1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2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特征3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3

1.2.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3

1.2.3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区别4

1.2.4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异同4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

1.4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组成8

1.4.1 资源子网8

1.4.2 通信子网8

1.5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构型9

1.5.1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9

1.5.2 计算机网络拓扑构型的分类方法9

1.6 典型的计算机网络10

1.6.1 ARPANET简述10

1.6.2 Internet与信息高速公路11

1.6.3 中国的四大网络体系12

1.7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5

1.7.1 计算机网络在企业、机关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中的应用15

1.7.2 计算机网络在个人信息服务中的应用16

1.8 计算机网络的影响17

习题18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19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9

2.1.1 信息与数据19

2.1.2 信号与信道20

2.1.3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21

2.2 数据通信方式22

2.2.1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22

2.2.2 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23

2.2.3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23

2.3 传输介质的类型与特性25

2.3.1 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25

2.3.2 双绞线的主要特性26

2.3.3 同轴电缆的主要特性27

2.3.4 光纤的主要特性28

2.3.5 无线与卫星通信31

2.4 数据编码的类型与方法37

2.4.1 数据编码的类型37

2.4.2 模拟数据编码方法37

2.4.3 数字数据编码方法38

2.4.4 模拟数据的数字编码方法44

2.5 多路复用技术45

2.5.1 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45

2.5.2 多路复用的分类46

2.5.3 频分多路复用46

2.5.4 时分多路复用49

2.5.5 波分多路复用50

2.6 数据交换方式51

2.6.1 电路交换51

2.6.2 报文交换52

2.6.3 分组交换53

2.7 差错控制方法54

2.7.1 差错产生的原因与差错类型54

2.7.2 误码率的定义55

2.7.3 差错检测55

2.7.4 差错控制58

习题59

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61

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61

3.1.1 协议分层61

3.1.2 各层的设计问题63

3.1.3 接口与服务64

3.1.4 面向连接的服务与无连接的服务64

3.1.5 服务原语65

3.1.6 服务与协议的关系67

3.2 OSI参考模型67

3.3 TCP/IP参考模型73

3.3.1 TCP/IP的发展与管理73

3.3.2 TCP/IP模型74

3.3.3 IP编址、子网编址与IP路由75

3.4 IP地址解析与域名系统88

3.5 传输控制协议与用户数据报协议93

3.6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95

3.7 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96

3.7.1 概述96

3.7.2 Ipv6的头部格式97

3.7.3 IPv6的地址99

3.7.4 IPv6的扩展头部及其功能102

习题105

第4章 局域网技术107

4.1 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特点107

4.2 局域网的组成107

4.3 局域网的拓扑构型108

4.4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111

4.5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11

4.6 IEEE802标准111

4.7 IEEE802.2逻辑控制协议112

4.8 局域网的类型114

4.8.1 共享介质局域网技术114

4.8.2 交换局域网技术118

4.8.3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122

4.8.4 快速以太网124

4.8.5 虚拟局域网125

4.9 局域网操作系统127

4.9.1 局域网操作系统概述127

4.9.2 典型的局域网操作系统132

4.10 局域网的组网技术138

4.10.1 IEEE 802.3的物理层标准类型139

4.10.2 Ethernet网络接口适配器140

4.10.3 同轴电缆Ethernet组网方式141

4.10.4 绞线Ethernet组网方式142

4.11 网络的组网规划144

4.11.1 需求分析144

4.11.2 组网方案设计146

4.11.3 网络设备选型147

4.11.4 投资估算150

4.12 局域网技术的发展150

4.12.1 宽带局域网150

4.12.2 光纤局域网152

4.12.3 高速局域网155

4.12.4 分组无线局域网158

习题159

第5章 网络互联技术163

5.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163

5.1.1 网络为什么要互联163

5.1.2 网络互联的条件与类型164

5.2 网络互联的层次164

5.2.1 网络互联所涉及的问题164

5.2.2 网络互联的层次165

5.2.3 网络互联中的术语及关系166

5.3 桥接与路由技术原理166

5.3.1 网桥的桥接工作机制167

5.3.2 路由器的路由工作机制167

5.3.3 桥接与路由的比较167

5.4 网络互联设备168

5.4.1 中继器169

5.4.2 网桥169

5.4.3 路由器171

5.4.4 交换式互联设备175

5.4.5 协议转换器(网关)176

习题177

第6章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型179

6.1 Client/Server的基本概念179

6.2 Client/Server的内涵180

6.2.1 Client/Server中的Client181

6.2.2 Client/Server中的Server181

6.3 Client/Server结构中的数据库服务器182

6.3.1 Client/Server结构构成182

6.3.2 数据库服务器软件的开发方法183

6.4 Client/Server计算模型的体系结构184

6.5 Client/Server计算模型的特点184

6.6 Client/Server结构中的服务器类型185

6.7 Client/Server中的中间件188

6.7.1 中间件的基本概念188

6.7.2 中间件的结构188

6.7.3 中间件的功能189

6.7.4 中间件类型190

6.8 建造Client/Server系统的基本原则192

6.8.1 组织结构的评估原则193

6.8.2 经营方式与项目评估原则193

6.8.3 行业的评估原则194

习题194

第7章 网络技术的发展195

7.1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195

7.1.1 ISDN概述195

7.1.2 ISDN基本特点195

7.1.3 用户接口196

7.1.4 ISDN的目标197

7.1.5 ISDN的结构197

7.1.6 ISDN通道198

7.1.7 ISDN接入199

7.1.8 ISDN协议结构199

7.2 帧中继(frame Relay)200

7.2.1 帧中继网络概述200

7.2.2 帧中继协议结构201

7.2.3 帧中继和X.25的比较203

7.3 ATM技术204

7.3.1 异步时分复用与异步时分交换融为一体的信元交换技术204

7.3.2 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204

7.4 城域网(MAN)205

7.4.1 MAN概述205

7.4.2 MAN的实现标准206

7.5 智能大厦和网络综合布线技术206

7.5.1 智能大厦207

7.5.2 结构化布线系统208

7.5.3 布线设备210

7.5.4 布线系统的设计211

习题212

第8章 网络管理技术213

8.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13

8.2 ISO网络管理功能域213

8.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14

8.3.1 SNMP概述214

8.3.2 SNMP的基本原理215

8.3.3 管理信息库(MIB)216

8.3.4 SNMP的命令与报文216

8.4 网络管理系统的要素216

8.5 常见的网络管理系统简介217

习题219

第9章 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220

9.1 网络安全的提出220

9.1.1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220

9.1.2 什么是网络安全220

9.1.3 网络安全的特征221

9.1.4 网络安全案例221

9.1.5 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222

9.2 网络安全策略制定的基本方法与内容222

9.2.1 资源定义223

9.2.2 能构成威胁因素的定义223

9.2.3 网络使用与责任的定义223

9.2.4 用户责任的定义224

9.2.5 网络管理员责任的定义224

9.2.6 网络安全受到威胁时的行动方案224

9.3 防火墙技术225

9.3.1 什么是防火墙225

9.3.2 防火墙的特性226

9.3.3 防火墙的功能227

9.3.4 防火墙的组成与基本结构227

9.4 网络文件的备份与恢复228

9.5 网络病毒的防范229

9.5.1 网络感染病毒的原因229

9.5.2 网络病毒的危害229

9.5.3 典型网络防病毒软件的应用229

9.6 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230

9.6.1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230

9.6.2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233

习题235

第10章 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236

10.1 概述236

10.1.1 Internet的起源236

10.1.2 TCP/IP的产生236

10.1.3 Internet的基础——NSFNET237

10.1.4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237

10.1.5 中国Internet的现状238

10.1.6 Internet的未来239

10.2 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240

10.2.1 电子邮件(E-mail)服务240

10.2.2 远程登录(Telnet)服务264

10.2.3 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269

10.3 WWW服务278

10.3.1 WWW的基本概念278

10.3.2 URL与信息定位280

10.3.3 WWW浏览器281

10.4 Internet新闻与公告板服务294

10.4.1 新闻组(Usenet)服务294

10.4.2 电子公告板(BBS)服务296

10.5 Internet的用户接入方式299

10.5.1 ISP接入方式299

10.5.2 用户接入方式299

10.6 企业内部网300

10.6.1 Internet的发展300

10.6.2 Intranet的基本概念301

10.6.3 Intranet的技术要点301

10.6.4 Intranet的结构与组成303

习题306

第11章 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307

1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307

11.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概况307

11.1.2 多媒体技术在我国的发展308

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309

11.2.1 多媒体的定义309

11.2.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术语310

11.2.3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311

11.3 多媒体系统311

11.4 多媒体计算机的软硬件平台312

11.4.1 硬件平台的确立313

11.4.2 软件平台的选择313

11.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314

习题316

第12章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318

12.1 MPC标准318

12.2 MPC的配置319

12.3 常见的MPC设备320

12.3.1 显示器320

12.3.2 声音卡333

12.3.3 视频卡339

12.3.4 数码相机347

12.3.5 扫描仪349

12.4 光盘存储技术350

12.4.1 光盘技术概述351

12.4.2 CD-ROM系统及结构353

12.4.3 CD-R技术和CD-R刻录机357

12.4.4 VCD与DVD技术364

12.4.5 其他类型的光盘存储器374

习题375

第13章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376

13.1 数字音频技术376

13.1.1 计算机声音的分类376

13.1.2 数字音频文件377

13.1.3 声音的采样与量化378

13.2 图形图像处理379

13.2.1 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379

13.2.2 图形图像的处理技术380

13.2.3 图形图像处理的文件格式381

13.2.4 图像的压缩383

13.3 数字视频技术384

13.3.1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384

13.3.2 视频压缩标准385

习题386

第14章 多媒体处理与开发工具387

14.1 概述387

14.2 媒体播放软件388

14.2.1 超级解霸388

14.2.2 XingMPEG Player391

14.2.3 DVD播放软件394

14.3 多媒体处理工具396

14.3.1 Adobe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396

14.3.2 Adobe 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402

14.4 多媒体开发工具411

14.4.1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步骤411

14.4.2 3D Studio MAX三维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414

14.4.3 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424

习题436

第15章 多媒体程序设计及开发基础437

15.1 多媒体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437

15.1.1 多媒体程序设计的工具与方法437

15.1.2 Visual Basic 6.0中多媒体程序设计438

15.1.3 Visual C+++6.0中多媒体程序设计439

15.2 Vsiual Basic 6.0开发环境简介441

15.2.1 Vsiual Basic 6.0集成开发环境介绍441

15.2.2 Visual Basic 6.0菜单命令介绍442

15.2.3 创建第一个Visual Basic 6.0应用程序446

15.3 Visual C+++6.0开发环境简介449

15.3.1 工程工作区449

15.3.2 DeveloperStudio的菜单451

15.3.3 创建第一个Visual C+++6.0应用程序456

15.4 声音的多媒体程序设计461

15.4.1 波形音频的多媒体程序设计461

15.4.2 MIDI音频的多媒体程序设计464

15.5 s数字视频的多媒体程序设计465

15.5.1 Visual Basic中播放视频文件465

15.5.2 Visual C+++6.0中播放视频文件466

习题469

参考文献4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