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促进产业技术进步_基于技术标准化的研究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3904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产业-技术革新-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科学问题与项目研究设计一、相关研究综述1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1
(二)文献综述10
二、科学问题与项目研究设计30
(一)科学问题30
(二)项目研究设计32
第二部分 技术标准化与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关系三、技术标准化及其战略意义34
(一)技术标准与技术标准化基本内涵34
(二)技术标准化的战略意义41
四、技术标准化与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关系48
(一)战略关系概述48
(二)技术标准化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作用56
五、基于技术标准化的技术能力及其评价58
(一)技术能力研究基础58
(二)技术能力评价设计要求与现有指标体系60
(三)技术标准化:产业技术能力研究的重要维度65
(四)基于技术标准化的高技术企业技术能力评价71
第三部分 技术标准化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机理六、技术标准化过程三重螺旋结构及其运行88
(一)背景与研究问题界定88
(二)技术标准化三重螺旋结构模型及机理90
(三)启示与政策含义95
七、技术标准联盟是促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业组织形式97
(一)技术标准战略联盟的内涵97
(二)技术标准联盟的参与主体、合作要素与发展阶段100
(三)企业技术标准合作与联盟动力及机理106
八、技术标准化是培育和发展主导企业的战略平台118
(一)技术标准化中的主导企业及其战略影响118
(二)技术标准化合作中主导企业剩余控制权配置博弈119
九、技术标准化是发展、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重要载体133
(一)技术标准化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及其作用机理133
(二)基于专利组合的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动力与策略141
十、技术标准产业化是推动产业集聚变革与创新的动力157
(一)企业集聚的本质及其演化与创新158
(二)技术标准产业化促进企业集聚虚拟化发展机理163
(三)基于技术标准产业化的企业虚拟集群172
十一、技术标准化是科学实践政府职能与政策作用的战略途径180
第四部分 实证与对策研究183
十二、综合案例研究183
(一)案例研究设计183
(二)TD-SCDMA案例研究185
(三)闪联技术标准联盟案例研究223
(四)案例研究启示258
十三、问卷调查与分析261
(一)问卷调研背景与目的261
(二)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262
(三)分析方法和工具263
(四)实证数据分析263
(五)结论与启示280
十四、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技术标准化对策282
(一)利用科技资源国际流动与重组机会,发展技术标准合作与创新网络282
(二)制定积极的标准化战略,促进技术标准产业联盟与合作284
(三)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85
(四)提高主导企业的战略地位、战略能力和技术标准化合作绩效286
(五)推进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287
(六)实施共赢的企业、产业和区域合作政策288
(七)积极推进技术标准产业化,促进大型企业国际化发展289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90
附录 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策略问卷292
参考文献299
后记328
图1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33
图2 移动通信服务产业标准GSM的产业化经济效果模型47
图3 研究和开发、技术标准和技术进步的关系50
图4 企业R&D协作网络与技术标准化联盟的互动机制55
图5 基于技术标准化的产业技术能力评价指标基本构架68
图6 基于技术标准化三螺旋结构的企业技术能力评价体系75
图7 企业技术能力指标体系权重76
图8 中兴通讯2001—2008年技术能力综合指数86
图9 三螺旋(体)结构图89
图10 R&D、技术标准、标准产业化三者交互影响91
图11 技术标准化三重螺旋结构模型91
图12 技术标准联盟主体与要素构成钻石模型101
图13 两阶段合作博弈事件次序123
图14 鼎桥人员数量变化130
图15 鼎桥发明专利申请数130
图16 中国移动首次TD商用试验网设备招标131
图17 中国移动第二次TD商用试验网设备招标131
图18 联盟内部企业持续研发的动力151
图19 TDD专利分布154
图20 SCDMA专利分布154
图21 标准网络中互补产品质量变化互动模型166
图22 互补产品质量各阶段中变量的变化与关系171
图23 基于技术标准产业化的企业虚拟集群结构175
图24 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及预测187
图25 TD-SCDMA建网时间的投资与服务收入预测188
图26 2G与3G支持的业务速率189
图27 TD-SCDMA产业化历程195
图28 TD-SCDMA技术标准化三螺旋结构演进196
图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发明专利申请量197
图30 TD-SCDMA产业联盟组织结构203
图31 TD-SCDMA主要设备厂商研发投入206
图32 TDD和SCDMA发明专利208
图33 TD系统设备(一期)市场份额210
图34 TD手机市场份额210
图35 TD数据卡市场份额211
图36 第二轮TD终端招标手机芯片市场份额211
图37 中兴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R&D投入213
图38 中兴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R&D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213
图39 华为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R&D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214
图40 华为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R&D投入214
图41 中国移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资本支出216
图42 TD-SCDMA产业链218
图43 2005—2010年中国数字家庭产业规模225
图44 国内外主要相关数字技术标准分布226
图45 闪联技术标准发展的主要阶段228
图46 闪联技术标准联盟产业链厂商分布231
图47 闪联成员的扩张233
图48 闪联技术标准工作组职责235
图49 闪联技术标准联盟(工作组)组织结构236
图50 闪联主导企业的研发投入241
图51 闪联主导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242
图52 闪联主导企业专利申请数量243
图53 闪联主导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243
图54 闪联专利统计244
图55 闪联终端产品分布246
图56 闪联产品销售数量增长247
图57 闪联主导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情况249
图58 闪联主导企业利润增长情况250
图59 闪联主导企业盈利水平变动情况251
图60 闪联主导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变化252
图61 闪联主导企业发展综合指数变化253
图62 闪联技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254
图63 样本企业主导产品主要技术来源264
图64 样本企业拥有技术专利类型264
图65 样本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水平分布270
图66 2000年以来专利技术产业化率270
图67 企业R&D机构设置情况272
图68 企业研发经费的主要来源272
图69 企业研发立项依据分布272
图70 企业R&D存在的主要问题272
图71 企业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分布273
图72 样本企业主要技术标准来源分布273
图73 技术标准的专利来源分布274
图74 企业制定或使用技术标准的目的274
图75 企业技术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275
图76 企业联盟与合作的主要对象276
图77 企业合作研发活动的主要内容276
图78 企业与大学等合作的主要模式276
图79 企业技术创新合作关心的主要问题276
图80 企业联盟体现知识产权的主要模式277
图81 联盟与合作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277
图82 政府为企业提供的主要服务278
图83 政府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需做工作278
表1 技术标准化战略选择的优势、劣势和风险比较38
表2 影响公司标准化战略选择的关键因素39
表3 企业技术标准化战略组合39
表4 国家技术能力现有评价维度与指标62
表5 技术标准组织与技术标准联盟评分77
表6 产业链状况评分78
表7 中兴通讯R&D指标原始数据81
表8 中兴通讯R&D指标处理后累积指数和截面指数82
表9 中兴通讯技术标准化指标原始数据82
表10 中兴通讯技术标准化指标处理后累积指数和截面指数83
表11 中兴通讯技术标准产业化指标原始数据84
表12 中兴通讯技术标准产业化指标处理后累积指数和截面指数84
表13 中兴通讯技术能力一级指标累积指数和截面指数85
表14 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发展的三阶段结构与内容106
表15 企业之间合作的动力与利益概览106
表16 企业的专利组合分类144
表17 企业专利的赋值145
表18 企业合作的不同收益146
表19 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147
表20 企业联盟动力的大小148
表21 企业技术标准竞争与合作策略对比152
表22 TD-SCDMA专利的分布154
表23 企业集群理论发展概览160
表24 互补产品质量互动模型参数表170
表25 三种主流3G标准主要技术性能比较190
表26 TD-SCDMA技术标准化进程192
表27 TD-SCDMA标准基本技术的发展193
表28 TD-SCDMA标准的产业化与技术扩散200
表29 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表202
表30 TD-SCDMA技术标准的产品与市场开发207
表31 大唐在TD-SCDMA产业领域的扩展与技术合作212
表32 TD-SCDMA产业联盟的发展217
表33 TD-SCDMA技术标准的国际化219
表34 TD-SCDMA与WCDMA标准发展对比221
表35 闪联技术标准协议内容224
表36 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主导企业代表227
表37 闪联技术标准发展的主要阶段228
表38 闪联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与大事记229
表39 闪联技术标准产业化进程232
表40 闪联技术标准联盟成员构成233
表41 闪联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结构234
表42 闪联主导企业的研发投入241
表43 闪联主导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242
表44 闪联部分主导企业推出的代表性产品245
表45 闪联主导企业营业收入249
表46 闪联主导企业利润250
表47 闪联主导企业盈利水平251
表48 闪联主导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251
表49 闪联主导企业发展综合指数252
表50 样本企业资产总额分布263
表51 样本企业销售收入分布264
表52 样本高技术企业分布特征265
表53 态度量表均值266
表54 技术标准化对企业发展作用重要性信度汇总267
表55 影响联盟与合作成败因素重要性信度汇总268
表56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素重要性信度汇总268
表57 技术标准化对企业发展的主要作用及其程度274
表58 技术标准化对高技术企业发展作用均值279
表59 样本高技术企业资产总额、研发人员与专利数的相关矩阵280
热门推荐
- 3831250.html
- 2122651.html
- 1339455.html
- 914952.html
- 2400036.html
- 1516126.html
- 1711729.html
- 2527671.html
- 1496532.html
- 1362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9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3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6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3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6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8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9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1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7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