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逻辑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府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逻辑研究
  • 李军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6963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府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逻辑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

(一)选题缘起1

(二)研究意义4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5

(一)国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现状5

(二)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集点11

(三)政府行为研究的多种视角13

(四)简要评价18

三 概念的厘定及阐析18

(一)政府与地方政府19

(二)城乡19

(三)制度与制度逻辑20

(四)义务教育与义务教育均衡22

四 研究的基本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方法23

(一)研究思路的展开23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24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25

五 研究的前提假设26

六 研究的创新性27

第一章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析框架29

一 新制度主义:“硬核”、“保护带”及理论要义29

(一)“硬核——保护带”理论29

(二)新制度主义的“硬核”30

(三)新制度主义的“保护带”39

二 分析框架的构建:制度攸关—制度成因—制度选择—制度创新48

(一)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理论谱系48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内容54

(三)分析框架的学理价值55

三 本章小结57

第二章 “制度攸关”:现阶段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算计审度58

一 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测度的方法论59

(一)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59

(二)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测度方法62

二 现阶段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64

(一)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时间序列测度64

(二)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空间序列测度92

三 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效应分析112

(一)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12

(二)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阻碍了城乡经济同步增长116

(三)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阻滞了农村劳动力的社会流动120

(四)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121

四 本章小结123

第三章 制度成因之一: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体制环境125

一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125

(一)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公共教育支出偏好的理论推演125

(二)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公共教育投入责任的模型估算128

(三)中国式财政分权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分析135

二 城乡二元体制与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140

(一)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起因与制度塑造140

(二)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42

(三)城乡二元体制与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的实证分析145

三 “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与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147

(一)中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147

(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实施前后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变动151

(三)结果分析153

四 本章小结155

第四章 制度成因之二: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嵌入157

一 非正式制度的厘定及特征157

(一)非正式制度的厘定157

(二)非正式制度的基本特征159

二 非正式制度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机理160

(一)非正式制度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传导机制161

(二)非正式制度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数理模型163

三 非正式制度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影响165

(一)传统社会文化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影响165

(二)家庭教育观念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影响169

四 本章小结174

第五章 制度选择:地方政府介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行动策略”175

一 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的必要性175

(一)基于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视角175

(二)基于义务教育的外部性视角180

(三)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183

(四)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186

二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供给中的政府委托代理机制189

(一)委托代理理论分析189

(二)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委托代理193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供给中的政府委托代理分析195

三 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98

(一)关于地方政府竞争198

(二)地方政府竞争的行为模式202

(三)同级地方政府竞争模型207

(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210

四 本章小结214

第六章 制度创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府作为216

一 重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保障城乡义务216

(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构建民生财政216

(二)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建立“以县为主,多主体推进”的教育管理体制217

(三)完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动“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跨越发展218

二 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进和221

(一)确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目标221

(二)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管理制度222

(三)构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投入制度223

(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人事制度224

三 优化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225

(一)确立民生导向的政绩观225

(二)优化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226

(三)建立健全教育问责制226

四 加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227

(一)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的合理布局227

(二)推进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228

(三)建设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229

五 健全城乡教师、校长交流制度,230

(一)构建合理的城乡教师、校长的交流模式,为交流制度提供实施平台230

(二)建立城乡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监督机制231

(三)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定期轮换制231

(四)完善城乡教师的双向流动机制,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232

六 构建“1+9+1”义务教育新模式,扩展234

(一)重视幼儿教育,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234

(二)加强职业教育,将“初中后一年职业培训”纳入义务教育系统235

七 树立平等的教育观,消弭教育等级化235

(一)营造平等的社会氛围,树立平等教育观236

(二)重铸政府教育发展理念,消弭教育等级化236

八 本章小结237

结语239

一 研究结论239

二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240

参考文献242

后记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