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表面粗糙度标准及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表面粗糙度标准及应用
  • 俞汉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ISBN:7502609237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77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表面粗糙度标准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表面粗糙度标准化概况1

一、表面粗糙度标准发展简史1

目录1

二、表面粗糙度标准制订情况3

(一)国际表面粗糙度标准制订情况3

(二)我国表面粗糙度标准制订情况8

第二章 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对零件功能的影响11

一、表面粗糙度的形成11

二、概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功能的影响16

一、表面粗糙度的表面及其参数术语21

第三章 表面粗糙度术语和定义21

(一)有关表面、轮廓和基准的术语22

(二)与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有关的表面粗糙度36

参数术语36

(三)与微观不平度间距特性有关的表面粗糙度41

参数术语41

(四)与微观不平度形状特性有关的表面粗糙度46

参数术语46

(五)其它国家用到过的有些参数50

二、轮廓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术语54

三、表面粗糙度参数测量的术语55

第四章 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及其数值59

一、评定表面粗糙度采用的基准制59

二、高度特性参数及其选取60

三、高度特性参数(Ra、Rz、Ry、)的规定数值61

四、间距特性参数和形状特性参数及其数值63

五、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问题65

(一)高度特性评定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65

(二)轮廓间距参数和高度参数之间的联系66

六、规定表面粗糙度要求的两项基本要求及测量截面方向67

七、木制件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和数值68

八、粉末冶金制品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和数值70

第五章 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的选取71

一、取样长度的数值及选取71

二、评定长度的选取76

第六章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78

一、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意义78

二、表面粗糙度有关规定在符号中的标注79

(一)高度参数(Ra、Rz、Ry、)值的标注79

(二)取样长度的标注81

(三)附加评定参数S值、Sm值和tp值的标注82

(五)指定的镀覆或其它表面处理要求的标注83

(四)指定的加工方法的标注83

(六)表面加工纹理方向的标注84

(七)综合标注示例85

(八)表面粗糙度测量截面方向的标注86

第七章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用87

一、表面粗糙度值的选用原则及举例87

二、普通加工方法和材料可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值99

三、成本102

第八章 表面粗糙度样块104

一、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104

(一)铸造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105

(二)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111

(三)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115

(四)抛光加工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117

(五)抛(喷)丸、喷砂加工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119

(六)木制件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121

二、表面粗糙度校准样块124

(一)校准样块的型式和用途124

(二)校准样块的沟槽尺寸和极限128

(三)样块校准值的评定131

(四)校准样块的材料和结构尺寸133

一、轮廓法测量表面粗糙度仪器的分类134

第九章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134

二、轮廓法触针式轮廓记录仪及中线制轮廓计135

(一)轮廓仪基本结构136

(二)轮廓仪的术语和定义136

(三)轮廓仪的基本参数和准确度141

(四)几种典型轮廓仪(计)149

三、光切显微镜156

四、干涉显微镜157

第十章 表面粗糙度参数测量159

一、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159

(一)一般规则161

二、触针式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规则和方法161

(二)评定长度与取样长度的要求164

(三)检验表面粗糙度的程序164

三、表面粗糙度Ra、Rz、Ry、参数的测量165

(一)比较法测量165

(二)针描法测量166

(三)光切法测量171

(四)干涉法测量173

(五)印模法测量174

四、表面粗糙度S、Sm和tp参数的测量175

参考文献1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