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设部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 地下工程 修订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贺少辉主编;叶锋,项彦勇,李兆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82688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地下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设部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 地下工程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篇 地下空间资源及开发利用价值第1章 地下空间资源及开发利用价值7
1.1 地下空间利用的基本概念7
1.1.1 地下空间的含义7
1.1.2 地下空间利用的历史沿革7
1.1.3 地下空间发展的宏观背景11
1.2 地下空间资源的潜在与实际价值12
1.2.1 地下空间资源12
1.2.2 开发地下空间的战略意义14
1.2.3 地下空间的城市功能16
1.2.4 地下空间的开发价值与综合效益17
1.3 地下空间的防灾及环境特性19
1.3.1 地下空间抗御外部灾害的能力19
1.3.2 地下空间的内部防灾要求22
1.3.3 地下空间与生态环境23
1.3.4 地下空间的内部环境要求25
1.4 地下空间开发的法律与政策问题27
1.4.1 法律问题27
1.4.2 政策问题28
第2篇 地下工程设计33
第2章 地下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类)33
2.1 概述33
2.2 围岩结构分类及其破坏特征34
2.2.1 岩体结构分类35
2.2.2 地下工程围岩失稳破坏性态35
2.3 围岩的初始应力场36
2.3.1 围岩初始应力场的组成——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37
2.3.2 围岩初始应力场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37
2.3.3 围岩初始应力场的确定方法40
2.4 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围岩分级因素与指标的选择44
2.4.1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45
2.4.2 分级(类)的因素指标及其选择48
2.5 国内外主要地下工程围岩分级(类)标准50
2.5.1 国内主要地下工程围岩分级(类)标准51
2.5.2 国外主要围岩分类系统简介66
第3章 交通地下工程规划71
3.1 地下工程投资分析71
3.2 交通地下工程规划72
3.2.1 山岭隧道的规划73
3.2.2 水底隧道的规划78
3.2.3 城市地下铁道的规划80
3.3 交通隧道的限界与构造形式84
3.3.1 交通隧道结构的限界与净空要求84
3.3.2 铁路隧道曲线地段断面加宽86
3.3.3 交通隧道结构的构造形式89
第4章 地下结构的设计方法94
4.1 地下结构的设计内容与目的94
4.2 地下结构设计方法95
4.2.1 容许应力法96
4.2.2 破损阶段法96
4.2.3 极限状态法——按结构可靠度设计98
4.2.4 支护设计的特征曲线法102
4.2.5 支护结构的工程类比设计法104
第5章 地下结构计算理论105
5.1 地下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力学计算模型105
5.2 荷载结构模型中荷载的计算方法107
5.2.1 荷载(作用)及其组合107
5.2.2 主动围岩压力的计算110
5.2.3 围岩被动反力的计算116
5.2.4 地下水压力和浮力的计算118
5.2.5 地震力的计算119
5.3 地下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121
5.3.1 荷载结构法121
5.3.2 地层结构法132
第6章 交通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类型及参数设计144
6.1 地下工程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144
6.1.1 围岩特征曲线144
6.1.2 支护结构的补给曲线(支护特征曲线)146
6.1.3 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148
6.2 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149
6.2.1 对支护结构的基本要求149
6.2.2 支护结构类型的选择和设计150
6.3 铁路隧道支护类型的选择和设计参数151
6.4 公路隧道支护类型的选择和设计参数158
6.4.1 支护(衬砌)类型及其选择158
6.4.2 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参数158
6.4.3 小净距及连拱隧道支护类型选择及设计参数159
6.5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类型选择与设计参数159
6.5.1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类型选择159
6.5.2 横截面内轮廓和结构尺寸拟定164
6.5.3 盾构法施工时特殊地段的衬砌166
第7章 地下工程防水168
7.1 地下工程防水的重要性168
7.2 地下工程中常遇的地下水168
7.3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原则和要求170
7.3.1 设计原则170
7.3.2 设计要求171
7.4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172
7.4.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172
7.4.2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要求173
7.5 地下工程防排水系统175
7.6 地下工程防水层的材料175
7.6.1 卷材防水层175
7.6.2 涂料防水层176
7.6.3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177
7.6.4 膨润土(纳米)板(毯)防水层177
7.7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179
7.7.1 现浇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设计指南180
7.7.2 现浇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施工指南190
7.8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195
7.8.1 变形缝防水195
7.8.2 施工缝防水构造196
7.8.3 后浇带防水197
7.9 盾构法隧道结构防水198
7.9.1 管片防水198
7.9.2 管片接缝防水199
7.10 北京地铁区间暗挖隧道复合衬砌可穿刺自愈合材料防水新技术与新工艺204
7.10.1 地铁暗挖隧道复合衬砌防水技术及工艺现状204
7.10.2 可穿刺、自愈合防水材料206
7.10.3 地铁暗挖区间隧道复合衬砌可穿刺、自愈合材料防水新技术及新工艺212
7.10.4 工程应用结论223
第3篇 地下工程施工降水227
第8章 地下水赋存及运动的基本理论227
8.1 岩土中水的存在形式227
8.1.1 气态水227
8.1.2 结合水227
8.1.3 重力水228
8.1.4 毛细水228
8.1.5 固态水229
8.1.6 矿物水230
8.2 岩土的水理性质230
8.2.1 容水性230
8.2.2 持水性230
8.2.3 给水性231
8.2.4 透水性231
8.2.5 毛细性232
8.3 地下水的赋存232
8.3.1 包气带与饱水带232
8.3.2 含水层与隔水层233
8.3.3 不同埋藏条件的地下水234
8.3.4 水文地质单元与水文地质边界236
8.3.5 不同岩土介质中的地下水238
8.3.6 实例:北京城近郊区水文地质概况241
8.4 地下水的运移243
8.4.1 地下水的渗流243
8.4.2 渗流的基本定律245
8.5 流向井的地下水运动247
8.5.1 地下水的稳定井流247
8.5.2 地下水的非稳定井流250
8.5.3 地下水流向直线边界附近完整井的运动260
8.5.4 井群干扰的计算264
8.6 地下水的渗透破坏作用265
8.6.1 流砂265
8.6.2 管涌266
8.6.3 突涌266
第9章 地下水对地铁等地下工程施工的影响268
9.1 设置止水帷幕的情况268
9.2 不设置止水帷幕的情况269
第10章 地下工程施工降水方案与设计计算273
10.1 施工降水的特点、作用、原则和方法273
10.1.1 施工降水的特点273
10.1.2 施工降水的作用275
10.1.3 施工降水方案制定的原则276
10.1.4 施工降水方法的选择276
10.2 制定施工降水方案应掌握的资料276
10.2.1 地质、水文地质资料277
10.2.2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资料277
10.2.3 工程场地周边的环境状况资料277
10.3 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及要求278
10.3.1 勘察孔布置278
10.3.2 抽水试验278
10.3.3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280
10.4 施工降水设计计算282
10.4.1 降水参数的确定282
10.4.2 基坑涌水量计算284
10.4.3 单井出水能力计算288
10.4.4 降水井数量及间距的确定289
10.4.5 水位降深检验289
第11章 地下工程施工降水技术290
11.1 管井降水290
11.1.1 管井降水及自渗降水的工作特性及适用条件290
11.1.2 管井设计291
11.1.3 管井施工294
11.1.4 管井降水维护管理300
11.1.5 工程实例300
11.2 辐射井降水303
11.2.1 辐射井降水原理及特点305
11.2.2 辐射井设计305
11.2.3 辐射井施工307
11.2.4 工程实例314
11.3 轻型井点降水318
11.3.1 轻型井点降水原理及适用条件318
11.3.2 轻型井点种类及特点318
11.3.3 轻型井点布置320
11.3.4 轻型井点施工320
11.3.5 轻型井点降水维护管理324
11.4 喷射井点降水324
11.4.1 喷射井点降水原理及适用条件324
11.4.2 喷射井点施工325
11.5 真空管井降水327
11.5.1 真空管井降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适用条件327
11.5.2 真空管井降水设计328
11.5.3 施工工艺328
11.5.4 抽水系统的自动控制329
11.5.5 工程实例330
11.6 明排降水334
11.6.1 明排降水的特点及适用条件334
11.6.2 明排降水施工335
11.7 降水监测与管理335
11.7.1 水位观测335
11.7.2 水量观测336
11.7.3 出水含砂量监测336
11.7.4 建、构筑物及地面沉降监测337
第12章 地下工程施工降水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对策339
12.1 施工降水引发的地面沉降339
12.1.1 地面沉降的发生机制339
12.1.2 地质环境模式与地面沉降341
12.1.3 地层的固结特性与地面沉降342
12.1.4 地面沉降预测计算343
12.1.5 降水引发地面沉降的一般规律345
12.2 地下水回灌345
12.2.1 回灌井的布设345
12.2.2 回灌水质要求346
12.2.3 管井回灌技术347
12.2.4 回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349
12.3 施工降水与水资源的再利用351
第4篇 地下工程施工355
第13章 地下工程施工方法355
13.1 地下工程明挖法施工355
13.1.1 放坡开挖基坑的设计与施工355
13.1.2 有围护结构的基坑设计与施工360
13.2 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383
13.3 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386
13.3.1 山岭隧道工程特点386
13.3.2 隧道施工方法及其选择387
13.3.3 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岩石地层的新奥法施工387
13.4 城市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395
13.4.1 地铁区间隧道的浅埋暗挖法施工395
13.4.2 地铁车站的浅埋暗挖法施工400
13.4.3 城市地下工程暗挖法施工控制地层沉降的主要措施407
13.5 盾构法施工407
13.5.1 盾构法施工、盾构概貌及其适用范围408
13.5.2 盾构选型409
13.5.3 盾构法施工412
第14章 地下工程施工监控量测417
14.1 地下工程施工监测意义417
14.2 监测方案的编制417
14.3 地下工程施工主要监测项目418
14.4 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与反馈424
参考文献430
热门推荐
- 839377.html
- 3166204.html
- 2118653.html
- 2324523.html
- 1790621.html
- 2434746.html
- 2628674.html
- 1359036.html
- 2770792.html
- 2539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1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6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3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9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6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2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6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3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