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临床实验诊断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家华,黄平主编;王伟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0204405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1368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临床实验诊断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100
第八节 受体及其临床应用1004
概述1004
酶联雌二醇显示雌激素受体1006
荧光标记雌激素和孕酮显示雌激素受体和孕酮受体测定1007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同位素标记测定1008
雌激素受体的放射性配基受体结合试验1009
特异性酯酶染色101
人外周血单个核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测定1010
胰岛素受体抗体测定1011
胰岛素受体结合试验1011
125I-T3核结合试验1012
甲状腺素受体亲和性标记法1012
胆碱能受体的测定1013
利用甲状腺受体抗体的测定方法1013
抗Ach受体抗体的测定1014
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测定1014
放射性核素神经受体显像1015
Fc受体测定1015
补体受体测定1016
抗原受体测定1017
E受体测定1017
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1018
凝集素受体测定1019
受体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决定法1019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102
第九节 细胞因子与临床1020
细胞因子的定义和种类1020
细胞因子的基本特症和性能1021
一些主要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1027
酸性磷酸酶染色103
单克隆抗体技术1031
第十节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临床应用1031
单克降抗体的临床应用1035
糖原染色104
概述1047
第十一节 色谱法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1047
色谱法的分类1048
色谱法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1049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105
苏丹黑B染色105
嵌合抗体血凝技术1051
第十二节 HIV、HBV、伤寒的临床免疫新技术1051
薄膜EIA诊断技术1052
LPS-PHA诊断技术1053
第三十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实验检查1057
下篇 各系统疾病的实验检查1057
缺铁性贫血1057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057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058
再生障碍性贫血1059
铁染色106
海洋性贫血1060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060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06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1061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1062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062
溶血尿毒综合症1063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063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1064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064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064
浆细胞性白血病1065
毛细胞性白血病1065
混合细胞性白血病1066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066
慢性中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067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067
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068
骨髓增殖异常综合症1068
热盐水溶解试验107
脱氧核糖核酸染色107
何杰金病1070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071
非何杰金淋巴瘤1071
多发性骨髓瘤1072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107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073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074
过敏性紫癜107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74
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1075
血友病1075
血管性假血友病1076
类白血病反应1077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077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77
脾功能亢进1078
骨髓纤维化症1079
骨髓转移癌1079
琥珀酸脱氢酶染色108
核糖核酸染色108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08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80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1080
Chediak-Higa-shi异常症1081
骨髓坏死1081
Von Jaksch贫血1081
Pelger-Huei异常症1081
类脂质蓄积症1082
急性心肌梗塞1083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083
第三十一章 心血管疾病的实验检查1083
充血性心力衰竭1084
急性风湿热1085
细菌性心内膜炎1086
心瓣膜术后综合症1086
休克1086
雷诺(Raynaud)现象1086
指导心移植排斥现象免疫抑制治疗的化验检查1086
第三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检查1087
支气管哮喘1087
阻塞性肺气肿1087
肺炎1087
肺脓肿1088
支气管肺癌1088
弥漫性间质性肺炎1088
肺出血-肾炎综合症1089
肺石末沉着病1089
农民肺1089
原因不明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089
墨汁吞噬试验109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1090
伴胸水的类风湿性胸膜炎1090
肺原性心脏病1090
肺栓塞及梗塞1090
呼吸衰竭1091
第一节 胃肠道疾病1092
第三十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实验检查1092
食道癌1092
慢性胃炎1092
消化性溃汤1092
胃腺瘤样息肉1092
卓-艾综合症1093
倾倒综合症1093
吸收不良1093
胃癌1093
良性巨大肥厚性胃炎1093
热带性口炎性腹泻1094
炎症性肠病1094
非特异性结肠炎1095
结肠癌1095
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1095
肠梗阻1095
肠道易激综合症1095
第二节 肝胆与胰腺疾病的实验检查1096
肝硬化1096
脂肪肝1096
酒精中毒性肝炎1096
毛细胆管性肝硬化1097
阿米巴肝脓肿1097
血色素沉着病1097
肝豆状核变性1097
肝癌1098
肝功能衰竭1098
Rotor综合症1099
杜-约(Dubin-fohnson)综合症1099
吉尔伯特综合症(Gilbert病)1099
胆道完全阻塞1099
肝性脑病1099
溶菌酶与过氧化物酶双重化学染色110
溶菌酶的细胞细菌学检查染色110
急性胆囊炎1101
急性胰腺炎1101
慢性胰腺炎1102
胰腺体与头部癌1102
巨淀粉酶血症1102
第三十四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实验检查1103
急性肾小球性肾炎1103
急性肾功能衰竭1103
肾性糖尿1104
隐匿性肾小球疾病1104
慢性肾功能不全1104
慢性肾小球性肾炎1104
体位性蛋白尿1105
儿童期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1105
快速进行性非链球菌性肾小球肾炎1105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105
肾病综合症1105
肾盂肾炎1106
肾结核病1107
成人肾小管性酸中毒1107
范康尼综合症1108
肾性尿崩症1108
多囊肾1108
妊娠毒血症1108
溶血-尿毒症综合症1109
肝肾综合症1109
肾移植的化验标准1109
多发性骨髓瘤的肾改变1109
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化验检查1109
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染色111
几种白血病细胞常用化学染色结果的比较111
前列腺癌1110
前列腺炎1110
膀胱癌1110
膀胱炎1110
非特异性尿道炎1110
宫外孕破裂1111
子宫体、颈癌1111
妊娠时化验变化1111
外阴、阴道炎1111
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1112
行经期的化验改变1112
多囊卵巢综合症1112
巴特综合症1112
放射性肾炎1113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114
第三十五章 内分泌疾病的实验检查1114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114
妊娠期甲状腺机能变化1115
亚急性甲状腺炎1115
桥本甲状腺炎1116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1116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1116
假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1117
假-假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1118
新生儿低血钙症1118
糖尿病111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118
反应性(功能性)低血糖1119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1119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1119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1120
柯兴综合症(Cushing综合症)1120
嗜铬细胞瘤112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122
Addison 病1123
卵巢肿瘤1124
Waterhouse-Fride-richsen综合症1124
女性性早熟1124
Turner综合症(卵巢发育障碍)1125
继发性无月经1125
男性Turner综合症1125
多囊性卵巢病1125
性腺发育不全1126
男性更年期1126
Klinefelter综合症1126
肢端肥大症与巨人症1126
女性更年期1126
尿崩症1127
男性性早熟1127
类癌综合症1127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1127
代谢性酸中毒1129
第三十六章 代谢性与遗传性疾病的实验检查1129
乳酸性酸中毒1129
代谢性碱中毒1129
第六节 骨髓活体组织检查113
骨髓活组织检查的取材方法113
呼吸性酸中毒1130
呼吸性碱中毒1130
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症)1130
脚气病1130
维生素A缺乏症1130
核黄素缺乏症1130
吡多醇(维生素B6)缺乏症1130
原发性氨酸尿症1131
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检验1131
高脂蛋白血症1133
胱氨酸代谢紊乱症1136
黑尿酸症1136
肠道糖分解酶缺乏症1136
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1136
半乳糖血症1136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1137
肝卟啉病1137
粘多糖沉积病(MPS)1137
糖原累积病Ⅰ型(Von Gierke病)1138
糖原累积病Ⅱ型(Pompe病)1138
糖原累积病Ⅶ型1139
糖原累积病Ⅵ型1139
糖原累积病Ⅴ型1139
糖原累积病Ⅳ型(Anderson病)1139
糖原累积病Ⅲ型(Forbes 病)1139
常用骨髓活组织切片染色法的用途和特点114
Gaucher病1142
Niemann-Pick病1142
组织细胞增多症1142
Lesch-Nyhan综合症1142
家族性发作腹膜炎1142
神经节甙累积病1142
Down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1143
D1三体综合症(13三体综合症)1143
第三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检查1144
各种疾病时的脑脊液检查结果114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144
Reye综合症(儿童呕吐综合症)1144
Guillain-Barre综合症1144
Refsum病1147
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症1147
Basen-Kornzweig综合症1148
多发性神经炎1148
脑血栓形成1148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149
第三十八章 肌肉骨骼疾病的实验检查1149
重症肌无力1149
多发性肌炎1149
正常骨髓的组织学形态115
一些肌肉疾病化验结果1150
某些肌肉疾病时血清酶变化1150
肌肉代谢病1150
酒精中毒性肌病1150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1150
遗传性发作性无力症1150
佝偻病1152
软骨病1152
Paget病(畸形性骨炎)1153
骨石化病1153
维生素D中毒1153
原发性磷酸盐过少血症(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1153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1153
成骨肉瘤1154
骨溶骨性肿瘤1154
骨转移癌1154
脂肪栓塞1154
第三十九章 风湿及结缔组织疾病的实验检查1155
类风湿性关节炎1155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Still病)1155
Petry综合症1156
Sjogren综合症(干燥综合症)1156
关节僵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1156
牛皮癣关节炎1156
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症)1157
系统性红斑狼疮1157
雷特病(Reiter综合症)1157
风湿性多发肌痛1157
痛风1157
结节性多动脉炎1158
Wegner肉芽肿1158
变应性血管炎1158
多发性大动脉炎1159
结节病1159
淀粉样变1159
全身性肥大细胞病1159
脂膜炎1160
病毒性肝炎1161
伤寒与副伤寒1161
第四十章 传染性疾病的实验检查1161
柯萨奇病毒感染1163
脊髓灰质炎1163
病毒性胃肠炎1163
细菌性痢疾1166
阿米巴痢疾1166
弯曲菌性肠炎1166
霍乱1166
细菌性食物中毒1166
流行性感冒1167
流行性腮腺炎1167
麻疹1167
风疹116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168
白喉1168
猩红热1168
百日咳1168
流行性乙型脑炎1168
森林脑炎1169
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1169
骨髓活组织切片的观察步骤117
流行性斑疹伤寒1170
鼠型斑疹伤寒1170
恙虫病1170
流行性出血热1171
疟疾1171
黑热病1171
布氏杆菌病1172
鼠疫1172
弓形体病1173
炭疽1173
钩端螺旋体病1173
肺吸虫病1174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1174
血吸虫病1174
姜片虫病1175
丝虫病1175
钩虫病1175
蛲虫病1175
蛔虫病1175
旋毛虫病1175
华枝睾吸虫病1175
隐球菌病1176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1176
包虫病1176
绦虫病1176
结核病1176
阴道毛滴虫病1176
淋病1177
梅毒1177
软性下疳1177
艾滋病1177
第四十一章 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的疾病的实验检查1179
砷中毒1179
汞中毒1179
放射病1179
铅中毒1179
骨髓组织形态的病理改变名称118
骨髂活检的结论性意见118
有机磷中毒1180
酒精中毒1180
水杨酸盐中毒1180
一氧化碳中毒1180
硫化氢中毒1181
汽油、煤油中毒1181
颠茄碱类植物药物中毒1181
甲醇中毒1181
磷中毒1182
维生素A中毒1182
附录一、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汇总1183
一、血液检查1183
红细胞疾病119
第七节 血细胞常见的病理性超微结构119
白细胞的病理形态12
白细胞疾病120
第八节 白血病分类及分型121
血小板疾病121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及说明121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分类及分型122
二、骨髓检查1229
三、尿液检查1232
四、粪便检查1247
五、胃液检查1248
六、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1250
七、脑脊液检查1251
八、唾液检查1255
九、泪液检查1256
十、精液及前列腺液检查1258
十一、羊水检查1260
附录二、临床常用计量单位换算1262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分类128
附录三、成人及儿童体表面积换算表1293
附录四、检验项目中文索引1294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分类132
慢性淋巴细胞系白血病分类133
附录五、检验项目英文索引1332
特殊类型白血病136
急性及慢性白血病分类小结137
第三章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141
血管在止血与凝血中的作用141
第一节 生理性止凝血机制141
血小板在止凝血中的作用143
凝血机制144
凝血因子及其在凝血中的作用144
抗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148
第二节 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形态的检查15
血小板计数15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151
第二节 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检查151
出血时间测定152
阿斯匹林耐量试验153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测定154
β-酮-前列腺素F1α测定155
凝血酶调节蛋白测定156
第三节 血小板功能检查156
血小板粘附试验156
血小板聚集试验157
血小板ATP释放试验158
血小板β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测定159
血小板5-羟色胺测定159
平均血小板体积测定16
血小板形态16
血小板凝血酶致敏蛋白测定160
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测定161
血小板促凝活性测定162
血栓烷素B2测定163
前列腺素D2测定164
前列腺素E2测定164
血块收缩试验165
血小板内cAMP和cGMP测定165
血小板膜糖蛋白定量测定166
血小板相关抗体PGIgG、PAIgA、PAIg M测定167
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PAC4、测定168
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自身抗体测定169
血小板生存时间测定169
第四节 凝血障碍的检查170
凝血时间测定170
复钙时间测定171
凝血酶原消耗试验171
凝血酶原消耗纠正试验172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173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纠正试验174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174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175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177
凝血因子Ⅷ:C活性测定177
凝血因子Ⅷ:C的抗原测定178
凝血因子Ⅷ瑞斯托霉素测定178
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测定179
凝血因子ⅧR:Ag与因子Ⅷ:C比值179
血浆激肽释放酶原激活物活性测定179
血小板分布异常18
第三节 血细胞自动计数仪简介18
血浆激肽释放酶原测定180
凝血因子Ⅻ活性测定181
凝血因子Ⅺ活性测定181
凝血因子Ⅸ活性测定182
凝血因子Ⅸ:Ag测定182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及纠正试验182
凝血因子Ⅱ抗原(EⅡ:Ag)测定184
凝血酶原复合物Ⅱ:C、Ⅴ:C、Ⅶ:C、X:C测定184
因子Ⅴ活动度测定及纠正试验185
因子Ⅶ活动度测定及纠正试验186
蝰蛇毒时间测定186
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187
肝促凝血酶原激酶试验187
纤维蛋白原抗原(Fbg:Ag)测定188
因子ⅩⅢ筛选试验188
因子ⅩⅢ半定量试验188
单碘醋酸耐量试验189
因子ⅩⅢ亚抗原单位FⅩⅢα:Ag和FⅩⅢβ:Ag测定190
因子ⅩⅢ活性测定190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191
乙醇胶副凝固试验191
连续稀释鱼精蛋白试验192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测定193
第五节 抗凝血障碍检查193
血块溶解试验193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194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测定194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测定195
纤溶酶原测定195
纤溶酶活性测定196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196
凝血酶时间测定197
连续凝血酶时间测定197
葡萄球菌聚集试验198
鞣酸化红细胞凝集抑制免疫试验198
Fi试验(乳胶凝集试验)199
反向血凝试验199
第四节 贫血的其它检查20
网织红细胞计数20
D-二聚体测定200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碎片(FDP-D)测定200
纤维蛋白肽A(FPA)测定201
纤维蛋白肽Bβ1~42和Bβ15~42测定201
α2-纤溶酶抑制物测定202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测定202
α2-巨球蛋白抗原测定203
α1-抗胰蛋白酶抗原测定204
CT抑制物测定204
游离肝素时间测定(或甲苯胺蓝纠正试验)205
抗凝血酶Ⅲ测定205
抗凝血酶Ⅲ-肝素复合物测定206
蛋白C抗原测定207
蛋白C活性测定207
蛋白S抗原测定208
复钙交叉试验208
抗血浆凝血活酶抗凝物质测定209
凝血酶凝结时间测定209
红细胞压积测定21
红细胞平均指数的计算21
因子Ⅶ抗体测定210
第六节 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实验项目选择及检查结果小结211
出血性疾病实验项目的选择211
爬虫酶时间测定211
血栓性疾病的检验项目的选择213
常见出血、血栓性疾病的一般实验检查结果215
第四章 尿液检查216
第一节 尿液标本216
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216
尿液标本的采集217
尿标本的保存与防腐218
尿量测定219
第二节 尿液一般性状检查219
尿的颜色222
尿的气味223
尿pH值测定223
尿比重测定224
尿透明度225
第三节 尿蛋白测定225
尿蛋白定性试验227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29
红细胞直径曲线23
尿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屯泳230
醋酸纤维膜蛋白电泳231
蛋白尿选择性指数测定231
选择性蛋白尿的θ角测定法233
蛋白尿选择性“SDS-PAGE”测定法234
尿β2-微球蛋白测定234
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235
尿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测定236
尿α1-微球蛋白测定237
尿糖蛋白测定237
尿液粘蛋白及核蛋白定性试验238
本-周蛋白尿238
尿Tamm-Horsfall蛋白测定239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24
尿肌红蛋白定性及定量试验240
血红蛋白尿定性试验240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241
尿葡萄糖定性试验242
第四节 尿糖、脂肪及其代谢产物测定242
尿葡萄糖定量试验243
尿液粘多糖定性试验244
尿脂肪测定244
尿乳糖定性试验245
尿半乳糖定性试验245
尿酮体测定245
尿果糖定性试验246
尿五碳糖尿定性试验246
第五节 尿乳糜及刚果红试验246
尿乳糜试验246
刚果红试验247
尿液氨基酸氮测定248
第六节 尿液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248
胱氨酸尿与同型胱氨酸尿定性试验248
尿液羟脯氨酸测定249
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25
尿液苯丙酮酸定性试验250
尿液对-羟苯丙酮酸定性试验250
尿液β-氨基异丁酸测定250
尿液尿黑酸定性试验251
尿液黑色素定性试验251
尿非蛋白氮测定252
尿液5-羟吲哚乙酸测定252
重氮反应253
尿尿酸测定253
尿液尿素氮测定254
尿液肌酐测定255
尿液肌酸测定255
尿氨氮测定256
尿亮氨酸测定257
第七节 尿中酶类的测定257
尿液溶菌酶测定257
尿液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258
尿液酸性磷酸酶测定259
尿液碱性磷酸酶测定259
尿液乳酸脱氢酶测定259
尿液β-葡萄糖醛酸酶测定260
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261
尿液丙氨酸氨基肽酶测定261
尿钙定量试验262
第八节 尿液无机物的测定262
尿液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262
尿无机磷定量试验263
尿钾定量试验264
尿钠定量试验265
尿草酸盐测定266
尿液氯化物定量试验266
第九节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267
尿液中红细胞显微镜检查267
尿沉渣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268
尿液红细胞平均体积测定269
自身溶血及纠正试验27
尿液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270
尿液白细胞显微镜计数271
尿白细胞排泄激发试验272
尿中上皮细胞的检测272
尿液肿瘤脱落细胞的检测273
尿液其他成分的检测274
尿管型的检测274
尿结晶体的检测276
尿脂肪球和类脂体的检测277
尿液红、白细胞的其他检查278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28
第十节 尿液的细菌学检查282
尿液涂片显微镜检查282
尿液细菌培养283
尿路感染定位诊断检查284
尿路感染简易快速化学试验286
第五章 肾脏功能检查288
第一节 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288
菊粉清除率试验289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29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290
其他肾小球清除率试验293
血尿素氮测定293
血清肌酐测定294
血清尿酸测定295
血清核糖核酸酶测定296
血清β2-微球蛋白测定296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试验297
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测定297
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泄量测定298
上篇 实验检查项目3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3
红细胞计数3
第一章 血液检查3
酸溶血试验30
蔗糖水试验30
β2-微球蛋白清除率测定300
酚红排泄试验300
Fishberg浓缩试验301
Volhard's尿浓缩试验302
3小时尿比重试验303
昼夜尿比重试验303
Fishberg稀释试验304
高渗盐水试验305
垂体后叶加压素浓缩试验305
尿渗量测定306
渗透溶质清除率测定307
自由水清除率测定308
第三节 肾血流量测定309
抗人球蛋白试验31
冷热溶血试验31
对氨马尿酸盐清除率测定310
肾小球滤过分数测定311
对氨马尿酸抽提系数测定311
第四节 肾脏酸碱平衡调节功能检查312
尿可滴定酸度测定312
尿氨测定313
尿HCO9-测定313
尿净酸排量(酸排泄指数)测定314
第五节 肾小管酸中毒的诊断试验314
氯化铵负荷试验315
尿HCO3-重吸收排泄试验(碱负荷试验)316
第六节 分肾功能试验317
靛卡红试验318
Howard 分肾功能试验318
Rapoport试验318
第七节 其他肾功能试验319
滤过钠排泄分数测定319
第六章 血液电解质、血气及酸碱平衡检查320
第一节 血液电解质检查320
血清钠测定321
血清钾测定322
血清氯测定323
第二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检查324
动脉血液采集方法325
静脉混合血采集方法327
动脉化毛细血管血液采集方法327
酸碱度测定328
二氧化碳分压测定328
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329
蛇毒因子溶血试验33
异常血红蛋白检查33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测定330
二氧化碳总含量碱测定330
缓冲碱测定331
碱剩余测定332
氧分压测定334
血氧饱和度测定334
血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测定335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测定336
阴离子隙测定337
第三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失衡的诊断339
血气报告分析步骤及酸碱失衡诊断原则339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342
复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344
三重型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345
第七章 粪便检查348
第一节 粪便标本采取348
第二节 粪便一般性状检查349
粪便每日排泄量349
粪便颜色与性状349
粪便的酸碱反应350
粪便的气味350
粪便的结石350
粪便的寄生虫虫体350
第三节 粪便的显微镜检查351
粪便中的细胞351
粪便中的食物残渣351
粪便中的结晶352
粪便中的真菌353
粪便中的寄生虫卵354
阿米巴原虫354
隐孢子虫卵囊354
第四节 粪便的化学检验357
粪便的隐血试验357
粪胆色素测定358
粪便的脂肪成份测定359
粪便的胰蛋白酶测定359
粪卟淋测定360
特里布累试验360
第五节 粪便的细菌学检查361
第八章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362
第一节 胃液检查362
胃液采取方法362
一般性状检查364
胃液游离盐酸测定365
胃酸定性检查365
胃液总酸度测定366
试餐或刺激剂胃液分泌试验367
组胺试验法368
胰岛素刺激胃分泌试验369
双重组胺刺激胃分泌试验370
胃液显微镜检查371
乳酸试验373
隐血试验373
胆汁试验373
第二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374
适应症和禁忌症374
标本采集374
一般性状检查376
显微镜检查377
细菌学检查378
第九章 肝功能的实验室检查379
第一节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379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380
血清蛋白电泳分析381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383
血清铜蓝蛋白测定383
血清粘蛋白测定384
血清脂蛋白-X测定385
易沉淀α1-糖蛋白测定385
血清胶体稳定试验386
血氨测定387
血浆氨基酸测定388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391
第二节 脂肪代谢功能检查391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392
血清胆固醇酯测定392
血清甘氨胆酸测定393
血清去氧胆酸测定394
血清非结合胆汁酸测定394
血清硫酸化胆汁酸测定395
静脉胆汁酸耐量试验395
熊去氧胆酸经口负荷试验396
餐后2小时血清胆汁酸测定397
第三节 糖代谢功能检查397
空腹血糖测定398
半乳糖耐量试验399
血红蛋白测定4
血浆酮体测定400
空腹血甘油浓度测定400
静脉注射葡萄糖后乳酸测定401
空腹血乳酸测定401
血液丙酮酸测定402
血肾上腺素高血糖试验403
第四节 酶学检查40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404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406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407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409
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41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41
血清单胺氧化酶测定410
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410
血清5′-核苷酸酶测定411
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412
全血胆碱酯酶测定413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测定414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414
血清腺苷酸脱氨酶测定415
血清谷胱甘肽-S-芳香基转换酶测定416
血清鸟嘌呤脱氨酶测定416
血清脯氨酸羟化酶测定417
血清卵磷酯-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测定418
血清柠檬酸脱氢酶测定419
血清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测定419
氰化物-抗坏血酸试验42
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42
血清鸟氨酸氨基甲基转换酶测定420
血清葡萄糖-6-磷酸酶测定420
血清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同功酶测定421
血清同功酶测定422
第五节 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425
胆红素代谢与黄疸425
血清结合胆红索测定426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426
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测定427
尿胆红素定性试验427
尿胆原试验428
三种黄疸的特症和鉴别429
红细胞寿命测定43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测定43
苯巴比妥试验430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黄疸鉴别试验431
第六节 肝脏染料排泄功能检查432
靛青绿排泄试验432
第七节 肝脏解毒功能检查433
14C-氨基比林呼吸试验433
血清前胶原Ⅲ型多肽测定434
第八节 肝脏疾病检查项目的选择434
第十章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检查436
第一节 肝炎病毒的概述436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的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440
甲型肝炎的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440
乙型肝炎的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440
丙型肝炎的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444
丁型肝炎的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445
戊型肝炎的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446
第十一章 心肌酶学、血脂、脂蛋白及心血管内分泌激素检查447
第一节 心肌酶学检查447
肌酸激酶或肌酸磷酸激酶测定447
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测定449
血清铁测定45
肌酸激酶-MM亚型测定450
肌酸激酶-MB亚型测定451
乳酸脱氢酶测定451
乳酸脱氢酶同功酶测定453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或称谷草转氨酶测定454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功或酶谷草转氨酶同功酶测定455
羟丁酸脱氢酶测定456
肌红蛋白测定457
血清精氨酸酶测定458
血清心肌肌凝蛋白轻链测定458
甘油三酯测定459
第二节 血脂及脂蛋白检查459
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46
总胆固醇测定460
脂蛋白电泳462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46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465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466
载脂蛋白AI及载脂蛋白B测定467
血清磷脂测定468
第三节 心血管内分泌激素检查469
心钠素测定469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测定471
内皮素测定472
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474
第十二章 内分泌腺体功能检查474
第一节 垂体功能检查474
促卵泡激素测定475
促甲状腺素测定476
促黄体激素测定476
生长激素测定477
抗利尿激素测定478
催乳素测定479
血清未饱和铁结合力测定48
运铁蛋白饱和度测定48
转铁蛋白测定48
尿垂体促性腺激素测定480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481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测定482
生长激素兴奋试验482
生长激素分泌抑制试验486
垂体疾病实验室诊断程序488
血清铁蛋白测定49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491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检查492
血清总甲状腺素测定492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492
血清游离T3和游离T4测定493
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493
T3树脂摄取试验494
人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测定495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羊红细胞凝集试验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羊红细胞凝集试验496
甲状腺疾病实验室诊断程序496
第三节 甲状旁腺功能检查498
血钙测定498
血磷测定498
血清甲状旁腺素测定499
红细胞形态的改变5
血浆及红细胞铁更新和红细胞铁利用率测定50
叶酸测定50
血清降钙素测定500
磷廓清试验500
肾小管重吸收磷试验501
钙耐量试验502
低钙试验503
甲状旁腺疾病实验室诊断程序505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506
尿17-酮类固醇测定506
尿17-羟类固醇测定507
尿17-生酮类固醇测定507
血皮质醇测定508
尿游离皮质醇测定509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509
甲吡酮试验510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511
血浆醛固酮测定512
安体舒通试验512
尿醛固酮测定513
血浆18-羟-11去氧皮质酮测定513
11-去氧皮质酮测定514
18-羟-皮质酮测定514
肾上腺疾病实验室诊断程序515
第五节 肾上腺髓质功能检查518
血浆游离儿茶酚胺测定518
尿儿茶酚胺测定519
尿香草扁桃酸测定519
维生素B12测定52
血浆睾丸酮测定520
尿3-甲氧基-4-羟基杏仁酸测定520
第六节 性腺功能检查520
血浆双氢睾丸酮测定521
血浆雌激素测定522
血浆孕酮测定523
血浆游离脱氢异雄酮测定524
性腺疾病实验室诊断程序526
第七节 胰腺内分泌功能检查526
血清胰岛素测定526
血清C肽测定527
血浆胰高血糖素测定527
尿C肽测定528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528
糖化血清蛋归测定529
尿液卟啉及其前体的测定53
葡萄糖耐量试验530
考的松糖耐量试验530
胰岛素释放试验531
甲苯磺酰丁脲试验531
胰腺内分泌疾病实验室诊断程序533
第八节 环核苷酸检查535
环磷酸腺苷测定535
血浆环磷酸鸟苷测定536
血浆肾素活性测定537
第九节 肾、胃肠及其它激素、酶检查537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测定538
血清胃泌素测定538
缩胆囊素-肠促胰酶素测定539
肠血管活性肽测定540
肠高血糖素测定540
肠抑胃肽测定540
5-羟色胺测定540
血浆P物质测定541
前列腺素测定54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测定543
第十三章 胰腺外分泌功能及小肠道吸收功能检查545
第一节 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545
血清淀粉酶测定545
尿液淀粉酶测定546
淀粉酶同功酶测定546
胰功肽试验547
胰泌素试验548
胰泌素-促胰酶素联合试验549
异常血红素的测定55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55
间接刺激试验550
血清脂肪酶测定551
淀粉酶/肌酐清除比率测定552
第二节 小肠吸收功能检查552
D-木糖吸收试验553
血清胡萝卜素测定554
维生素A吸收试验554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555
第十四章 痰液检查556
第一节 痰标本采集556
第二节 痰一般性状检查557
痰量测定557
痰颜色测定557
痰气味558
痰性状测定558
痰支气管管型558
痰干酪块559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559
非染色涂片检查559
染色涂片检查560
第五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561
第四节 细菌培养561
肺段、亚肺段灌洗术562
第十五章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563
第一节 浆膜腔积液的原因563
第二节 浆膜腔穿刺术和标本采集564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活性测定57
血清溶菌酶活性测定57
第三节 浆膜液的检查内容570
一般性状570
浆膜液蛋白定量测定573
浆膜液粘蛋白定性试验573
浆膜液葡萄糖测定574
浆膜液淀粉酶测定574
浆膜液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测定575
浆膜液碱性磷酸酶测定575
浆膜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测定576
浆膜液β-葡萄糖苷酸酶测定576
浆膜液透明质酸酶测定576
浆膜液腺苷脱氨酶测定576
浆膜液唾液酸测定577
浆膜液溶菌酶测定577
浆膜液氨测定577
浆膜液癌胚抗原测定578
浆膜液氯化物测定578
浆膜液铁蛋白测定578
浆膜液乳酸盐测定578
浆膜液抗结核抗体测定579
浆膜液细胞计数579
浆膜液β2-微球蛋白测定579
浆膜液抗核抗体测定579
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58
浆膜液细胞分类580
浆膜液红斑狼疮细胞检查581
浆膜液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检查581
浆膜液结晶体检查581
浆膜液肿瘤脱落细胞检查582
浆膜液寄生虫检查582
微生物学检查582
第四节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583
第五节 良性浆膜腔与癌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584
腰椎穿刺适应症587
腰椎穿刺术587
第一节 适应症和标本采集587
第十六章 脑脊液检查587
标本采集588
第二节 脑脊液的检查内容589
一般性状检查589
溶血性贫血实验室诊断程序59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程序59
蛋白定性试验(Pandy test)591
蛋白商591
蛋白定量测定592
脑脊液C反应蛋白测定593
脑脊液β2微球蛋白测定593
脑脊液蛋白电泳594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电泳595
脑脊液糖蛋白(蛋白结合性碳水化合物)测定597
脑脊液髓鞘质碱性蛋白质测定597
脑脊液色氨酸试验598
脑脊液5-羟基吲哚乙酸测定599
脑脊液高香草酸测定599
脑脊液谷氨酰胺测定599
葡萄糖定量试验600
葡萄糖半定量试验600
脑脊液氯化物测定601
脑脊液钙测定602
脑脊液钾测定602
脑脊液磷测定603
脑脊液镁测定603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测定604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同功酶测定604
脑脊液谷草转氨酶测定605
脑脊液肌酸磷酸激酶测定606
脑脊液磷酸己糖异构酶测定606
脑脊液胆碱酯酶测定607
脑脊液醛缩酶测定607
脑脊液溶菌酶测定607
脑脊液三磷酸腺苷酶测定608
脑脊液淀粉酶测定608
脑脊液脂类测定609
脑脊液异柠檬酸脱氢酶测定609
脑脊液乳酸测定610
脑脊液丙酮酸测定610
乳胶颗粒凝集试验611
3,5,-环磷酸腺苷测定611
单克隆抗体检测脑脊液中癌细胞611
脑脊液细胞计数612
脑脊液细胞分类613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614
脑脊液细菌检查617
脑脊液真菌检查618
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检查618
脑脊液脑囊虫检查619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62
第五节 红细胞沉降率62
上皮活体染色620
第一节 一般检查620
第十七章 泪液检查620
泪样采集621
SchirmerⅠ试验621
泪膜破裂时间测定621
第二节 泪液生化检查621
糖蛋白测定622
乳铁蛋白测定622
溶菌酶测定623
抗蛋白酶测定623
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测定624
溶酶体酶测定624
胶原酶测定625
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625
脂质测定626
葡萄糖测定626
乳酸盐测定626
泪液的渗透压测定627
组织胺测定627
电解质测定627
前列腺素测定627
尿素测定627
泪液的pH值测定628
第三节 眼表细胞学检查628
结角膜刮片628
结膜活体检查629
结膜印痕检查629
角膜复制检查629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检查63
全血与血浆比粘度测定63
第四节 泪微生物检查630
角膜上皮活染镜检查630
普通细菌检查630
霉菌检查631
厌氧菌检查634
第五节 泪液免疫学检查636
泪液免疫球蛋白测定636
补体测定640
β2-微球蛋白测定640
第十八章 唾液检查642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贮存642
全唾液采集法642
涎腺唾液采集法643
唾液分泌量测定644
唾液贮存644
第二节 唾液分泌量及各成分的测定644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645
唾液T3、T4甲状腺素测定645
唾液免疫球蛋白测定646
唾液皮质醇测定646
唾液中其它化学成分的测定647
第三节 龋病活跃性试验648
唾液乳杆菌计数试验649
唾液乳杆菌产酸速率比色试验649
红细胞变形性测定65
唾液变形链球菌筛选试验650
第四节 唾液血型鉴定651
第一节 精液检查652
标本采集652
第十九章 精液及前列腺液检查652
理学检验653
显微镜检查653
生物化学和其他检查655
精液微生物学检查657
第二节 前列腺液检查659
标本采集659
精子凝集抗体检查659
红细胞电泳66
一般性状660
显微镜检查660
γ-精浆蛋白测定661
第一节 妊娠诊断试验663
快速胶乳凝集抑制试验663
第二十章 妊娠诊断试验、羊水及阴道分泌物检查663
HCG血凝抑制试验664
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法测定665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666
第二节 妊娠期激素测定666
雌二醇测定668
雌三醇测定669
甲皱微循环检查67
孕酮测定670
胎盘泌乳素测定671
睾酮测定672
羊水性状和组成673
第三节 羊水检查673
羊水卵磷脂和鞘磷脂测定675
羊水标本采取675
羊水肌酐测定676
羊水脂肪细胞测定676
泡沫试验676
羊水淀粉酶测定677
羊水吸光度试验677
羊水葡萄糖测定678
羊水胆红质测定678
羊水甲种胎儿球蛋白测定681
羊水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681
胎儿性别判定681
第四节 阴道分泌物的检查682
阴道清洁度检查682
阴道滴虫检查683
阴道霉菌检查683
第二十一章 性病及艾滋病病原体检查684
第一节 淋病病原体检查684
淋球菌涂片显微镜检查684
淋球菌培养685
糖发酵试验686
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686
氧化酶试验686
第二节 梅毒病原体的检查687
固相酶免疫试验687
协同凝集试验687
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688
血清不需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689
性病研究实验室抗原玻片絮状试验689
血栓弹力图检查69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690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691
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691
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692
梅毒血清学试验的选用指症692
第三节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检查693
沙眼衣原体的培养693
沙眼衣原体补体结合试验694
沙眼衣原体细胞显微镜检694
诊断沙眼衣原体的试剂盒695
支原体培养696
第四节 生殖器病毒的检查697
疱疹病毒培养697
疱疹病毒的细胞学检查698
疱疹病毒的中和试验698
巨细胞病毒培养699
人乳头瘤病毒6型的细胞学检查699
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7
人乳头瘤病毒6型的组织化学检查700
第五节 软下疳病原体检查700
人乳头瘤病毒6型的组织病理学检查700
杜克雷嗜血杆菌涂片镜检701
杜克雷嗜血杆菌培养701
杜克雷嗜血杆菌的鉴定试验702
第六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病原体检查702
血清学诊断702
衣原体培养703
第七节 艾滋病(AIDS)病原体检查70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703
打点免疫试验704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704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705
Western blot印迹杂交法检测HIV抗体705
放射免疫沉淀试验706
HIV抗原检测706
HIV的分离培养706
第二十二章 肿瘤标志物的检查707
第一节 血清肿瘤相关抗原检测708
癌胚抗原测定708
甲胎蛋白测定709
体外血栓形成检查71
碳水化合物抗原测定711
癌抗原125测定712
癌抗原55测定713
组织多肽抗原测定71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714
其它常见的肿瘤相关抗原检测715
第二节 肿瘤标志酶检测716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716
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功酶测定717
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717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测定718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测定719
第七节 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及输血72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及抗本72
ABO血型系统的亚型72
醛缩酶测定720
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721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测定721
α-L-岩藻糖苷酶测定722
其它肿瘤相关酶的检测722
内分泌肿瘤相关激素定测723
第三节 肿瘤标志激素检测723
异生内分泌激素测定724
第四节 肿瘤基因标志检查725
肿瘤基因标志检测的原理725
分析鉴别基因突变的方法726
肿瘤基因标志的临床意义726
第五节 其它肿瘤标志物的检测728
脂质唾液酸测定728
血清肿瘤相关蛋白检测729
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73
尿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731
第二十三章 临床免疫学检查731
第一节 伤寒、副伤寒血清学试验731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凝集试验732
对流免疫电泳检查伤寒杆菌菌体抗体733
协同凝集试验检查伤寒杆菌菌体抗原734
胶乳凝集试验检查伤寒杆菌脂多糖体734
第二节 立克次体血清学试验735
外一斐试验735
凝集试验737
第三节 布鲁菌感染血清学试验737
凝集试验737
补体结合试验738
抗人球蛋白试验739
第四节 细菌的血凝试验739
细菌直接血凝试验739
细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740
细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740
间接血凝试验741
细菌间接血凝抑制试验741
第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血清学试验74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742
SPA-协同凝集试验743
第六节 军团菌血清学试验743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743
直接荧光抗体试验74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744
第七节 野兔热(土拉热)血清学试验745
兔热病凝集试验745
兔热病血凝试验745
第八节 鼻疽、假鼻疽血清学试验746
直接荧光抗体试验746
凝集试验747
补体结合试验747
第九节 流行性出血热血清学试验747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748
ELISA法检测IgM抗体748
第十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血清学试验749
ELISA法检测血清乙脑病毒IgM抗体749
ELISA法检测病毒749
Rh血型系统的抗原及抗体75
配血试验75
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75
间接荧光法检测血清乙型脑炎抗体750
第十一节 EB病毒血清学检查750
第十二节 呼吸道病毒疾病的血清学试验752
病毒中和试验752
补体结合试验753
血凝抑制试验753
免疫荧光技术754
免疫电镜检查755
第十三节 其他肠道病毒性疾病的血清学试验75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755
中和试验756
血凝抑制试验756
第十四节 出疹性病毒性疾病的血清学试验756
补体结合试验758
第十五节 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试验758
冷凝集试验75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759
输血新技术76
第十六节 钩端螺旋体的血清学试验760
显微镜下凝集试验760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761
补体结合试验761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测定新型隐球菌762
第十七节 真菌病的血清学试验762
快速胶乳凝集试验762
试管凝集试验检查新型隐球菌763
胶乳凝集试验检查新型隐球菌763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检查白色念珠菌764
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检查白色念珠菌764
琼脂凝胶扩散试验测定荚膜组织胞浆菌765
补体结合试验检查荚膜组织胞浆菌765
酶标记抗原体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血吸虫抗体766
第十八节 血吸虫血清学试验766
球孢子菌血清学试验766
环卵沉淀反应767
第十九节 C反应蛋白767
ELISA法768
胶乳凝集试验0768
第二十节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769
胶乳凝集法769
试管溶血试验769
献血员的选择77
ELISA检测IgG-IgM-ASO770
第二十一节 嗜异性凝集试验771
第二十二节 免疫球蛋白(Ig)测定772
血清IgG、IgA、IgM含量测定772
血清IgE测定774
血清IgD测定775
轻链及重链测定775
冷球蛋白测定776
第二十三节 血清补体测定777
总补体溶血活性(CH?)测定778
补体旁路活化途径的溶血活性测定778
C4测定779
C3测定779
C1q定量测定779
血清B因子定量测定780
C3裂解产物测定780
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781
第二十四节 T淋巴细胞功能检查782
E-玫瑰花结形成试验782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783
酸性α-醋酸脂酶测定784
K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测定785
T细胞亚群测定786
外周血白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786
NK细胞活性测定788
第二十五节 B淋巴细胞功能检查789
表面膜免疫球蛋白测定789
EA-玫瑰花结形成试验791
EAC-玫瑰花形成试验791
FBC花环试验792
小鼠红细胞花环试验792
B淋巴细胞表面EB病毒受体测定793
第二十六节 吞噬细胞功能检查793
硝基蓝四氮唑还原试验794
白细胞吞噬功能试验795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795
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796
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797
白细胞趋化性测定797
第二十七节 自身抗体检查798
类风湿因子测定798
抗核抗体测定799
第一节 骨髓检查的用途80
第二章 骨髓检查80
狼疮细胞检查800
抗平滑肌抗体测定801
抗双股DNA抗体测定801
抗线粒体抗体测定802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802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测定803
抗心肌抗体测定804
白细胞凝集试验805
抗胃壁细胞抗体测定805
抗ENA抗体测定806
抗胰岛素抗体测定807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测定807
抗肾上腺皮质抗体测定808
抗白蛋白抗体测定809
抗骨骼肌抗体与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809
第二节 骨髓标本取材和涂片染色81
骨髓标本取材81
抗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抗体测定810
抗内因子抗体测定811
第二十八节 皮肤反应检查法812
结核菌素试验813
链激酶-链道酶皮肤试验814
二硝基氯苯皮肤试验815
植物血凝素皮肤试验816
人体正常菌群与菌群失调817
第二十四章 临床微生物与血内寄生虫检查817
第一节 细菌与所致疾病817
骨髓涂片染色82
致病菌与疾病的关系822
骨髓血细胞的起源83
第三节 骨髓血细胞的起源、命名、发育规律及形态83
耐药质粒与医院交叉感染836
血细胞的命名84
临床各类细菌检验标本采取及常见病原菌840
血细胞的发育规律85
临床常见细菌分类851
红细胞系统的形态学特症86
粒细胞系统的形态学特症87
病毒感染的基本概念874
病毒分类874
第二节 病毒与所致疾病874
病毒感染的临床类型877
临床病毒学的实验诊断879
引起人慢感染的病毒及其所致疾病879
单核细胞系统的形态学特症88
疟原虫检查886
第四节 血液内寄生虫检查886
第三节 回归热螺旋体检查886
杜氏利什曼原虫检查887
淋巴细胞系统的形态学特症89
浆细胞系统的形态学特症89
微丝蚴检查890
第二十五章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检查892
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测定892
维生素B1测定893
维生素B2测定893
维生素B5测定894
维生素B6测定894
维生素B12及叶酸测定895
维生素C测定895
维生素D及代谢产物测定896
维生素E测定896
维生素K测定897
铁测定897
铜测定897
硒测定898
锌测定898
铬测定899
镁测定899
巨核细胞系统的形态学特症90
磷测定900
碘测定901
第二十六章 临床毒理学检查902
苯酚及来苏尔中毒902
甲醇中毒903
乙醇中毒903
溴中毒904
汞中毒905
砷中毒905
镉中毒906
铅中毒907
铝中毒907
铁中毒907
有机磷中毒908
一氧化碳中毒909
其它细胞的形态学特症91
亚硝酸盐中毒910
氰化物中毒910
毒蕈及毒蕈碱中毒911
河豚鱼中毒911
水杨酸盐中毒912
鸦片制剂中毒912
吩噻嗪类中毒913
巴比妥类中毒913
安定和利眠宁中毒914
阿托品类中毒915
第二十七章 治疗药物监测916
第一节 TDM的临床指症及药物种类916
TDM的临床指症916
TDM的药物种类917
第二节 血药浓度测定技术918
第三节 影响TDM的因素919
第四节 监测血样采取时间及注意事项922
第五节 TDM的临床用途和常用药物的监测数据924
第六节 如何正确解释TDM结果927
第二十八章 急症检验项目及临床检验异常重要值929
第一节 急症检验项目929
急症检验的意义929
急症检验的注意事项929
骨髓涂片检查93
第四节 骨髓及血涂片细胞学检查93
急症检验范围930
第二节 异常重要值931
第二十九章 实验诊断新技术932
HLA系统的概念和命名932
第一节 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及其临床应用932
组织配型933
HLA的临床应用939
第二节 染色体检查与疾病940
正常染色体940
异常染色体941
研究染色体异常的方法942
染色体与疾病949
第三节 造血细胞培养及测试技术的临床应用955
造血细胞与造血刺激因子的基本概念955
结果分析96
血涂片检查96
造血细胞培养及检测方法962
临床应用968
第四节 流式细胞测量仪及其临床应用973
FCM的种类和用途973
基本结构974
工作原理974
临床应用975
基本概念及技术原理979
第五节 分子杂交技术及其临床应用979
分子杂交的种类980
主要实验步骤981
临床应用981
第六节 PCR技术的临床应用988
PCR原理及特点988
PCR的基本方法989
过氧化物酶染色99
第五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99
临床应用991
第七节 自由基与疾病996
概述996
自由基与临床疾病998
热门推荐
- 795226.html
- 433007.html
- 28362.html
- 2795807.html
- 2672979.html
- 2291876.html
- 38740.html
- 1658040.html
- 2738407.html
- 3637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8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1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6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7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0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0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8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9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4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