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复习应试指导及同步训练 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索爱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03293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复习应试指导及同步训练 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第一章 辩证的唯物论14
第一节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4
第二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17
第三节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18
第二章 唯物的辩证法20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20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26
第三节 量变质变规律29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31
第一节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33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3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35
第三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8
第四节 真理39
第五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3
第四章 历史唯物论45
第一节 社会历史前提和社会结构45
第二节 社会形态及其发展50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一般规律52
第四节 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56
第五节 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59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71
第一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71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78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79
第二章 现代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88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88
第二节 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90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91
第四节 垄断资本在国际经济领域的统治94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96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9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性质98
第三节 单个资本再生产及其矛盾100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及其矛盾102
第五节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集中爆发105
第四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经济关系及其矛盾106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矛盾106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的加深108
第五章 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阶级实质110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110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112
第三节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114
第一章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25
第一节 资本主义向更高社会形态转化的必然趋势125
第二节 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128
第三节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由之路130
第四节 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131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基本特征和民族特色134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和社会主义的现实1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13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3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形式的多样性138
第五节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139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144
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47
第二篇 中国革命史149
内容提要和复习指导149
第一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旧民主主义革命155
第一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55
第二节 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158
第三节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160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国民革命163
第一节 五四运动前夜的中国16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64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早期革命活动164
第四节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166
第五节 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的高涨169
第六节 国民革命的失败170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170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对全国的独裁统治170
第二节 土地革命的开展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171
第三节 中间派别的主张和活动174
第四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74
第五节 中国革命的危机与历史性转折175
第六节 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涨与国内和平的实现176
第四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178
第一节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发动178
第二节 国共两党的不同抗战路线178
第三节 坚持团结抗战与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180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182
第五节 敌后军民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182
第六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83
第五章 全国解放战争184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时局184
第二节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85
第三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86
第四节 战略决战的胜利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88
第五节 中国革命的胜利189
第六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1
第一节 新生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1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4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19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196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8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200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00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202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203
中国革 命史思考题及参考答案205
第三篇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215
内容提 要和复习指导215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221
第一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和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221
第二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222
第三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224
第四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225
第二章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27
第一节 坚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227
第二节 经济发展应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228
第三节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230
第四节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232
第五节 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32
第六节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33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234
第三章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经济236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237
第四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37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237
第二节 我国的经济体制及其改革240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41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243
第一节 经济运行机制243
第二节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44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247
第四节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250
第六章 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5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25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256
第三节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5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261
第七章 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263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263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264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266
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67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269
第三节 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72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74
第九章 发展统一战线,增强民族团结27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276
第二节 按“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277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78
第十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2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282
第三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283
第一节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85
第十一章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285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286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考题及参考答案288
第四篇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294
(1945年以后)294
内容提要和复习指导294
第一章 战后世界格局及其演变297
第一节 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297
第二节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299
第三节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302
第四节 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304
第一节 美 国305
第二章 当代主要西方国家305
第二节 日 本308
第三节 西 欧310
第三章 独联体、俄罗斯东欧313
第一节 苏联的发展及其解体313
第二节 独联体和俄罗斯316
第三节 东欧及其剧变317
第四章 第三世界319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319
第二节 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与面临的任务320
第三节 第三世界的对外关系321
第一节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322
第五章 中国对外关系及其基本原则322
第二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323
第三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324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324
第五节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325
第六章 国际组织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作用325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类型和作用325
第二节 联合国326
第七章 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国际新秩序327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327
第二节 建立国际新秩序328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1945年以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331
附 录336
热门推荐
- 384007.html
- 3812305.html
- 461124.html
- 2612033.html
- 1199323.html
- 1055328.html
- 1485006.html
- 14172.html
- 2185027.html
- 2741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7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4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4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5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8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0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1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