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聂剑初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10534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4
一 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4
二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4
三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4
(一)氨基酸的结构通式5
(二)氨基酸的分类6
(三)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8
四 肽15
五 蛋白质的结构17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7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19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20
2.蛋白质的三级结构23
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23
(三)蛋白质分子中的共价键与次级键24
4.胶原蛋白的构象24
六 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5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5
(二)蛋白质构象与功能的关系27
七 蛋白质的性质27
(一)蛋白质的分子量27
(二)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及等电点28
(三)蛋白质的胶体性质30
(四)蛋白质的沉淀反应30
(五)蛋白质的变性31
(六)蛋白质的颜色反应32
八 蛋白质的分类33
(一)简单蛋白质33
(二)结合蛋白质33
1.核糖体RNA(rRNA)36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6
(二)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36
第二章 核酸的化学36
一 核酸的概念和重要性36
2.转移RNA(tRNA)37
3.信使RNA(mRNA)37
二 核酸的组成成分37
(一)核糖和脱氧核糖38
(二)嘌呤碱和嘧啶碱38
(三)核苷与核苷酸40
(一)核苷酸的连接方式41
三 核酸的结构41
(二)核酸的一级结构42
(三)DNA的双螺旋二级结构43
1.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43
2.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44
3.双螺旋结构的稳定因素46
4.DNA双螺旋的不同类型46
(四)DNA的三级结构48
(五)RNA的构象49
四 核酸的性质52
五 DNA和基因组织54
六 生物体内某些重要的核苷酸衍生物57
第三章 糖类的结构与功能59
一 糖类的概念与分类59
二 单糖的构型、结构、构象60
三 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单糖及其衍生物62
四 寡糖62
(一)淀粉与糖原64
五 多糖64
六 多糖代表物的简要介绍64
(二)纤维素与半纤维素66
(三)粘多糖67
七 糖缀合物67
(一)糖蛋白与蛋白多糖67
(二)糖脂与脂多糖70
(一)三酰甘油酯71
第四章 脂类和生物膜71
一 脂类71
(二)磷酸甘油酯类72
(三)鞘脂类73
1.鞘磷脂类73
2.脑苷脂类73
3.神经节苷脂类73
(四)固醇类73
二 生物膜74
(一)细胞中的膜系统75
(二)膜的化学组成75
1.膜脂75
2.膜蛋白76
3.膜糖类76
(三)膜的结构76
(四)膜的功能77
一 酶的概念78
第五章 酶78
二 酶的分类和命名79
(一)酶的分类79
(二)酶的命名80
三 酶的化学本质80
(一)酶是蛋白质80
(二)酶的辅因子81
(三)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络合物81
四 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82
(一)活性部位和必需基团83
(二)酶原的激活83
(三)同工酶85
五 酶作用的专一性86
(一)结构专一性86
(二)立体异构专一性87
六 酶的作用机制87
(一)酶的催化作用与分子活化能87
(三)诱导契合学说88
(二)中间产物学说88
(四)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89
七 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92
(一)酶反应速度的测量92
(二)酶浓度对酶作用的影响92
(三)底物浓度对酶作用的影响92
1.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92
2.米氏方程式93
3.米氏常数的意义及测定95
(四)pH对酶作用的影响96
(五)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96
(六)激活剂对酶作用的影响97
(七)抑制剂对酶作用的影响97
(八)酶的别构效应101
八 酶活力的测定104
九 酶的制备104
十 酶的应用105
第六章 维生素和辅107
一 维生素B1和羧化辅酶107
二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109
三 泛酸和辅酶A110
四 维生素PP和辅酶Ⅰ、辅酶Ⅱ111
五 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113
六 生物素114
七 叶酸和叶酸辅酶115
八 维生素B12和B12辅酶116
九 维生素C118
十 维生素A118
十一 维生素D120
十二 维生素E120
十三 维生素K121
第七章 糖代谢123
一 新陈代谢概念123
(一)自由能124
二 自由能与高能化合物124
(二)高能化合物125
三 糖代谢126
(一)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127
(二)糖的分解代谢128
1.糖的无氧酵解128
2.糖的有氧分解136
3.乙醛酸循环142
4.磷酸戊糖途径144
(三)糖的合成代谢150
1.蔗糖的合成150
2.淀粉的合成151
3.糖原的合成152
4.糖原的异生作用152
第八章 生物氧化155
一 生物氧化的特点155
二 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155
(一)呼吸链156
三 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156
(二)呼吸链的组成157
(三)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160
四 氧化磷酸化作用162
(一)ATP的生成162
1.底物水平磷酸化162
2.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162
(二)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164
五 ATP的重要作用166
第九章 脂类的代谢169
一 脂类的酶促水解169
二 脂肪的分解代谢170
(一)甘油的氧化170
(二)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171
1.β-氧化的反应过程172
2.肉毒碱的作用173
4.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174
3.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变174
(三)脂脂酸氧化的其他途径175
1.奇数碳链脂肪酸的氧化175
2.α-氧化和ω-氧化175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175
1.酮体的生成175
2.酮体的氧化176
三 脂肪的合成代谢177
(一)脂肪酸的生物合成177
1.从头合成177
2.线粒体中的合成179
3.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180
(二)脂肪的合成180
四 磷脂的代谢181
五 胆固醇的代谢183
(一)胆固醇的合成183
(二)胆固醇的转化183
(三)胆固醇的排泄185
第十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186
一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186
二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188
(一)脱氨基作用188
1.氧化脱氨基作用188
2.转氨基作用190
3.联合脱氨基作用192
(二)脱羧基作用193
(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195
1.氨的代谢转变195
2.α-酮酸的代谢转变199
三 个别氨基酸代谢201
第十一章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209
一 核酸的酶促降解209
二 嘌呤和嘧啶的分解209
(一)嘌呤的分解209
(二)嘧啶的分解211
三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212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212
1.次黄苷酸的合成213
2.腺苷酸和鸟苷酸的合成216
3.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217
(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218
(三)核苷酸转化成核苷三磷酸219
(四)脱氧核苷酸的合成219
(五)胸苷酸的合成220
(六)核苷酸合成的补救途径221
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223
一 DNA的生物合成223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223
(二)DNA复制的起始点和方向224
(三)原核细胞DNA的复制(DNA指导下的DNA合成)225
1.DNA聚合酶Ⅰ225
Ⅲ226
2.DNA聚合酶Ⅱ和DNA聚合酶226
3.双链DNA复制的分子机制227
(1)冈崎片段和半不连续复制227
(2)冈崎片段的RNA引物228
(3)DNA连接酶228
(4)母本DNA双链的分离229
(5)DNA聚合酶的“校对”作用230
(四)真核细胞DNA的复制(DNA指导下的DNA合成)231
(五)DNA的损伤与修复232
(六)细菌的限制-修饰系统233
(七)基因重组与DNA“克隆”234
二 RNA的生物合成236
(一)转录(DNA指导下的RNA合成)236
1.原核细胞的转录237
2.真核细胞的转录作用239
3.转录过程的选择性抑制240
(1)核糖体RNA前体的转录后加工241
4.转录产物的“加工”241
(2)tRNA前体的加工242
(3)真核细胞mRNA前体的加工242
(二)逆转录作用(RNA指导的DNA合成)245
(三)RNA复制(RNA指导的RNA合成)246
(四)多核苷酸磷酸化酶246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248
一 遗传密码249
(一)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部位250
二 核糖体250
(二)核糖体的组成和结构251
(三)核糖体的功能251
三 转移RNA的功能252
四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252
(一)氨基酸的激活252
(二)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254
1.肽链合成的起始254
3.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255
2.肽链的延长255
(三)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处理”256
(四)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量259
第十四章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260
一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260
(一)糖代谢与脂肪代谢的相互关系260
(二)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260
(三)脂肪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261
(四)核酸和其他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262
二 代谢的调节263
(一)酶水平的调节263
1.一级调节机制263
2.二级调节机制265
3.三级调节机制266
(二)酶在细胞内的集中存在与隔离分布268
(三)激素对代谢的调节269
(四)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274
热门推荐
- 1524683.html
- 3348741.html
- 883892.html
- 3650879.html
- 2849150.html
- 2909801.html
- 731209.html
- 1838335.html
- 2019645.html
- 3486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2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0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35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6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3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8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2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