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禹传说与会稽山文化演变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炎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3353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山-文化史-绍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禹传说与会稽山文化演变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研究对象1
二、天下体系 禹迹:古典中国的世界秩序图像2
三、有关大禹传说和儒道互补的研究8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12
五、本书的主要内容17
第一章 大禹传说与越族关系考21
第一节 大禹传说与越21
第二节 有关“大禹传说与越”的争议26
第三节 对“夏朝”的争议29
第四节 基于卷转虫海侵的大禹传说33
第五节 大禹葬于会稽:越族对大禹传说的再度创作37
第二章 会稽山的出现42
第一节 会稽山的两个中心42
第二节 以秦望山为中心的会稽山45
第三节 会稽山中心:从秦望山到覆鬴山48
一、以秦望山为中心的句践都城考48
二、以覆鬴山为中心的会稽山54
第四节 圣地:覆鬴山成为会稽山核心的人类学分析60
第五节 会稽山周边的河流、湖泊和诸山64
一、若耶溪与鉴湖64
二、会稽山东边的山和潭72
第三章 飞来石和窆石:会稽山南北的两个禹穴74
第一节 禹穴的出现74
第二节 两个禹穴78
第三节 禹穴与飞来石81
第四章 从窆石到儒教圣地禹庙86
第一节 社稷祭祀中的大禹86
第二节 窆石考90
第三节 窆石的出现与禹庙的设立100
第四节 会稽山禹庙与涂山禹庙关系辨107
第五节 从窆石到大禹陵碑110
第六节 缵禹之绪:禹庙的布局与结构116
第五章 民间的祭祀:禹陵村的千年守陵史121
第一节 禹庙旁的禹陵村121
第二节 《姒氏世谱》考123
第三节 姒氏家族艰辛而执着的守陵史128
第六章 从飞来石到道教圣地阳明洞天137
第一节 从《越绝书》到《吴越春秋》:禹得金简玉字叙述上的变化137
第二节 大禹得金简玉字与阴阳五行说141
第三节 黄老学、黄老道与禹步的出现145
一、黄老学、黄老道的形成、发展和道教化145
二、禹步的产生和日益道教化146
第四节 从大禹的金简玉字到道教的灵宝五符149
第五节 阳明洞天考157
一、道教的洞天福地157
二、阳明洞天的出现160
第六节 阳明洞天的空间概念163
第七章 阳明洞天中的道教活动168
第一节 阳明洞天道教活动前传:樵风泾的传说168
一、郑弘的传说168
二、樵风泾与郑弘关系考170
三、寻找樵风泾173
第二节 六朝时期的禹穴175
一、葛玄、葛洪与葛仙翁井、飞来石175
二、宋明帝为孔灵产在禹穴建起怀仙馆181
第三节 唐代阳明洞天之龙瑞宫记185
一、龙瑞宫的出现185
二、《龙瑞宫记》考188
三、《龙瑞宫记》描述的阳明洞天谷地193
第四节 唐代阳明洞天之元白唱和196
第五节 五代吴越国时期钱镠的投龙简仪式202
第六节 飞来石上记录的宋代道教活动206
一、阳明洞天飞来石上记载的宋代道教活动206
二、北宋时期阳明洞天的道教活动207
三、南宋时期阳明洞天的道教活动215
第八章 晴禹祠、雨龙瑞:禹庙与阳明洞天的共生和融合220
第一节 从禹庙到告成观220
第二节 南镇庙的兴起与繁荣224
一、中国五大镇山格局的形成224
二、南镇庙的兴起226
三、南镇庙的道教化229
四、南镇庙的繁荣232
五、从阳明洞天到禹庙再到南镇庙233
第三节 王阳明与阳明洞天235
一、筑室阳明洞天237
二、梦萦魂牵的阳明洞天242
三、王阳明的儒道互补247
第九章 大禹传说、儒道互补与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258
第一节 儒道互补:会稽山上的主要文化形态258
一、大禹传说与会稽山上的三种文化形态258
二、儒道互补:会稽山上的主要文化形态263
第二节 作为文化圣地的会稽山265
第三节 大禹传说、儒道互补与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267
一、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绍兴267
二、手执畚耜的大禹形象269
三、由大禹执耜到句践持剑271
四、大禹寻书的儒道互补式书写275
五、大禹传说、儒道互补与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278
结语283
一、巫术式宇宙图像基础上的儒道分流283
二、大禹传说的历史化和宗教化演变287
三、会稽山文化的起源与演化293
主要参考文献300
一、古籍部分300
二、论著部分301
三、论文部分304
热门推荐
- 188770.html
- 2584718.html
- 3332091.html
- 493350.html
- 1193249.html
- 2353492.html
- 2023950.html
- 1807693.html
- 766939.html
- 2148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8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6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0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6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6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9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8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8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2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