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商业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商业 上
  • 《当代中国商业》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商业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17

第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商业的建立与发展(一九四九——一九五七年)17

第一节 稳定市场物价,统一国营贸易18

一、平抑四次物价大波动18

二、统一全国国营贸易20

第二节 调整工商业,活跃城乡物资交流21

一、第一次调整工商业21

二、第二次调整商业23

三、组织城乡物资交流24

第三节 改进商业体制26

一、商业部门分开设置26

二、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社的三次分工28

三、推行经济核算制29

第四节 工业品收购政策31

一、加工、订货和包销31

二、棉纱统购和棉布统购统销34

第五节 农副产品收购政策36

一、联购和联营36

二、预购和赊购38

三、统购统销、派购和统一收购40

第六节 改造私营商业43

一、排挤代替资本主义批发商43

二、资本主义零售商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45

三、引导小商小贩走合作化道路46

第二章 商业工作艰难曲折的道路(一九五八——一九七八年)48

第一节 二十一年商业发展概况48

一、一九五八至一九六○年“大跃进”时期的商业48

二、一九六一至一九六五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商业50

三、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及其后两年的商业52

第二节 “左”倾思想对商业的破坏54

一、“大购大销”,损失浪费严重54

二、破“四旧”,商业深受其害57

三、“大批判”造成经营管理的大混乱59

第三节 商业管理体制的四次调整61

一、第一次调整62

二、第二次调整65

三、第三次调整67

四、第四次调整68

第四节 商品流通渠道趋向单一69

一、供销合作社急于过渡到全民所有制70

二、合作商店、合作小组、个体商贩越来越少72

三、集市贸易长期冷落75

四、商品流通渠道单一,国营商业基本上独家经营78

第五节 农副产品的多种收购政策79

一、统购、派购、议购79

二、奖售和换购82

三、加价收购85

第六节 工业品的统购包销86

一、全面实行统购包销86

二、改进三类日用工业品的收购方式87

第七节 安排市场供应89

一、凭票证供应90

二、特需供应93

三、高价供应和议价供应95

四、控制集团购买力97

第三章 在改革中开拓前进(一九七九——一九八五年)99

第一节 调整农副产品购销政策100

一、扩大和改进加价收购100

二、扩大和调整奖售103

三、改革统购、派购制度105

四、恢复和发展议购议销107

第二节 改进工业品购销形式109

一、对部分三类工业品实行订购、选购109

二、取消包销,采取四种购销形式110

三、开展代批代销和联营联销业务111

四、减少指令性计划收购的商品112

第三节 改革商业管理体制112

一、简政放权113

二、改革批发体制115

三、小型零售企业实行多种经营形式117

四、改革粮食管理体制和供销合作社体制118

五、国内商业经营分工的局部调整119

第四节 发展“三多一少”的商品流通体系120

一、发展集体商业120

二、发展个体商业122

三、恢复和发展城乡集市贸易124

四、发展工业自销和其他部门举办的商业127

第五节 加强商业自身建设131

一、机构、人员和设施普遍增加131

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33

三、科技成果显著134

四、商办工业面貌开始改观135

五、政策、理论研究机构和团体逐步设立136

第六节 繁荣兴旺的国内市场138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商业的成就与经验142

第一节 主要成就142

一、保证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142

二、支持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142

三、积累了国家建设资金143

四、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43

五、建设了强大的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144

第二节 基本经验145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商业组织商品流通的作用145

二、正确认识和运用价值规律调节商品流通147

三、必须坚持以国营商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149

四、国营商业要政企分开、小型零售企业要转为集体经营、企业内部要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54

五、商品流通规模、商业建设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156

六、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商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158

第二编163

第五章 商业计划管理163

第一节 商业计划管理制度的演变163

一、商业计划管理制度的创立163

二、商业计划管理制度的调整164

三、商业计划管理新制度的形成166

第二节 社会商业计划169

一、零售市场供需平衡计划169

二、各种经济成分经营比重计划174

三、中长期计划178

第三节 部门商业计划179

一、部门商业计划的主要内容179

二、商品流转计划180

三、商品分配原则184

第四节 商业统计工作188

第五节 市场预测工作196

第六章 商业会计与财务管理204

第一节 商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及其作用204

一、加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204

二、培养财务会计人员,提高专业素质205

三、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为国家积累资金205

第二节 统一会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11

一、统一会计制度的建立211

二、统一会计制度的修订和改革212

三、实行增减记帐法217

第三节 财务管理体制的演变218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218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220

三、“大跃进”时期221

四、国民经济调整时期222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224

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24

第四节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25

一、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225

二、财务管理制度的恢复和发展226

三、加强财产管理,实行财产管理责任制227

四、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改革227

五、财务计划检查与分析228

第五节 流动资金的管理229

一、流动资金的形成及其演变229

二、流动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230

三、清仓查库232

四、实行经济核算制234

第六节 利润的管理和分配236

一、盈亏缴拨的演变过程237

二、实行利润留成制度,改变统收统支局面238

第七章 市场物价及价格管理243

第一节 坚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的方针243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243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245

三、“大跃进”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247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250

五、经济体制改革时期251

第二节 价格管理体制255

一、商业行政部门和商业企业的物价管理职责255

二、价格管理权限分工的演变257

第三节 商品价格政策和劳务收费260

一、农产品价格政策260

二、工业品价格政策263

三、饮食、服务和修理行业的价格和收费266

第四节 差价政策268

一、进销差价269

二、地区差价271

三、调拨作价274

四、批零差价275

五、质量差价277

六、季节差价278

第八章 商品储存与运输280

第一节 商业储运工作的建立与发展280

第二节 商业储运企业的管理284

第三节 商业仓储管理288

一、仓库建设288

二、仓容使用288

三、在库商品管理289

四、在库商品养护290

五、商品保管损耗292

六、仓储机械293

七、仓储安全294

八、仓库管理制度295

九、推广先进经验296

第四节 商业运输管理298

一、商业运输计划管理298

二、商品合理运输301

三、公路运输和汽车管理306

四、推行运输合同制308

五、建立和健全运输责任制309

第五节 商品包装管理310

一、商品包装工作的发展310

二、商品包装品的回收复用313

三、商品包装标准315

第九章 商业企业管理318

第一节 企业内部的领导和管理制度318

一、企业内部领导制度的演变318

二、企业内部管理形式的变革321

第二节 商业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324

一、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发展324

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形式326

三、实行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效果328

第三节 商业企业民主管理329

一、以管理委员会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民主管理329

二、以“两参一改”、“三参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331

三、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民主管理333

第四节 商业企业的主要规章制度334

一、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改革334

二、贯彻执行经济核算制336

三、全面推行财产管理责任制337

四、建立岗位责任制338

五、加强计划管理339

第五节 提高服务质量340

一、开展提高服务质量活动340

二、批发企业为零售服务343

三、零售企业为顾客服务344

第六节 商业企业的整顿与管理现代化348

一、全面整顿商业企业348

二、进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试点工作350

第七节 商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351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351

二、开展劳动竞赛,表彰先进典型354

第十章 商业基本建设359

第一节 商业基建的管理359

一、基建管理、设计、安装机构和设计、施工队伍359

二、基建投资和建设项目的管理361

三、基建程序和管理办法365

第二节 商品通用储存设施的建设367

第三节 石油接卸储存设施的建设369

第四节 肉类、蛋品加工、冷藏设施的建设371

第五节 商业教育设施的建设376

第十一章 商业劳动工资380

第一节 商业职工队伍381

一、商业职工队伍的发展381

二、商业职工队伍素质383

第二节 商业企业劳动管理386

一、采用多种用工形式386

二、试行编制定员、劳动定额387

三、劳动组合389

第三节 商业企业工资制度389

一、工资制度的改革389

二、商业企业的工资形式与奖励形式392

三、商业企业职工工资水平395

第四节 商业企业职工的劳保福利396

一、职工的生活有了保障396

二、实行多种形式的上下班制397

三、关心女职工的特殊困难397

四、举办集体福利事业398

第十二章 商业教育400

第一节 高等商业院校教育401

一、高等商业院校教育的建立401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402

三、高等教育的改革403

第二节 中等商业学校教育406

一、中等学校教育的形成406

二、探索新的办学道路409

三、改革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411

四、开展校际教育协作活动413

第三节 商业干部、职工教育414

一、干部教育414

二、职工教育419

三、干部、职工教育协作活动424

第四节 商业教育的基础建设425

一、师资队伍建设426

二、教材建设429

三、教学设施建设433

第十三章 商业科学技术435

第一节 新中国商业科技的发展435

一、“文化大革命”前的技术革新435

二、十年动乱期间商业科技发展缓慢436

三、商业科技工作进入新时期437

四、商业科研稳步前进437

第二节 商业科技的指导方针、重点和管理440

一、商业科技的指导方针440

二、商业科技工作的重点440

三、商业科技管理441

第三节 商业科技的主要成果445

一、重大科技成果445

二、重要科技成果447

第四节 标准、计量、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工作451

一、标准化工作451

二、计量工作453

三、环境保护工作453

四、食品卫生工作454

彩色插图目录4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