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朝日新闻》所载马关谈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朝日新闻》所载马关谈判
  • 舒健,侯新天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 ISBN:978754760965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242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马关条约(1895)-史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朝日新闻》所载马关谈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八九五·一·三——一八九五·一·三十3

一八九五年一月三日3

朝鲜近事3

朝鲜政府改革费的借贷3

逮捕朝鲜闵王妃的密使3

东学党占领全罗道3

日军第一军占领地的民情3

东学党起义在全罗道声势浩大3

天皇致日军第一军司令官的敕语3

朝鲜驻日公使上任3

关于日英追加条约3

清帝下达留任丁提督(丁汝昌)敕令3

日德条约修正版的签订3

新年词4

老壮士(上)4

轮柳(第一回)4

日军占领缸瓦塞详报5

旅顺口行政署管理规则及赈粮细则5

李鸿章的求和书5

清帝发布惩罚清军诸将的上谕5

朝鲜时事5

制定王室典范5

独立厘政誓告祭5

放逐内侍5

升位式延期6

关于大君主的病情6

旅顺失守实情6

一八九五年一月五日7

朝鲜近事7

黄海道的东学党动向7

朝鲜铁道建设遇阻7

王室典范定稿7

清帝悲痛之上谕:对甲午战争形势感到痛心7

上海通信7

日军略取牛庄7

上海张贴日本间谍照片7

南京、上海等地架设军用电报线7

广东募集军事公债7

旅顺口近信7

当地民众归来7

关于赈粮7

关于戏曲7

关于物价7

关于气候7

日美新条约全文8

告从军者家属书8

室内盛开的南瓜花(第四回)8

一八九五年一月六日10

盖平附近的清军动向10

日军第一军司令部转移10

东宫殿下的军衔晋升10

日美新条约通过10

上海通信10

清帝关于处罚诸将的敕谕10

龚道台的举动:将家属转移至安全场所10

『镇远』『济远』号两位舰长的葬礼10

清朝皇帝传召刘永福10

新年寄语11

日美新条约全文(接上期)11

告从军者家属书(未完)11

轮柳(第二回)11

从军记(第十六)13

入清日记(第十四)13

一八九五年一月八日14

日军将校陪同天皇用餐14

旅顺、大连湾的新年14

日军新晋升将领名单14

清朝的媾和条件14

井上公使在朝鲜的谈判情况14

日军立见旅团的战斗详报14

入清日记(第十五)15

朝鲜时事15

关于内政改革费15

关于政府内部各个党派15

大院君失意15

东学党的气势15

轮柳(第三回)15

一八九五年一月九日17

攻打东学党的策略17

东学党首领被杀17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八日)17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八日)17

朝鲜大庙誓告式17

朝鲜国王的誓文17

清政府决定向日本派遣媾和使17

井上公使会谈后谒见朝鲜国王17

入清日记(第十六)18

朝鲜时事18

关于地方行政改革18

逮捕王妃的使者18

东学党的气势(接上期)18

日军立见旅团的战斗详报(接上期)18

明治二十八年全年收入支出总预算19

一八九五年一月十日20

野津中将对天皇敕语的恭敬回复20

贵族院休会(一月九日)20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九日)20

清朝媾和使张荫桓从北京出发20

所谓媾和是什么意思21

入清日记(第十七)21

井上公使会谈后谒见朝鲜国王(接上期)21

樊家台激战别报21

轮柳(第四回)21

众议院旁听笔记(第三)22

明治二十八年全年收入支出总预算(接上期)22

一八九五年一月十一日24

野津中将的战况报告24

战地近报24

五名日本骑兵呐喊追敌24

天水屯集清军逾千24

英舰遭遇法舰24

清军与战马在登州登陆24

汉纳根出发24

贵族院休会(一月十日)24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日)24

清朝媾和使一行到达东京24

上海通信24

上海附近的守备情况24

关于张之洞调任的传闻24

再述新年寄语25

朝鲜时事25

关于朝鲜改革事务25

马关特报25

关于日军在中国新占领地的新闻25

明治座剧评(一)25

众议院旁听笔记(第四)27

明治二十八年全年收入支出总预算(接上期)28

明治二十七年全年收入支出总预算追加28

一八九五年一月十二日29

日军占领盖平29

贵族院休会(一月十一日)29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一日)29

对现今『利益至上』伪学弊端的感想30

英国殖民地和日英通商条约30

上海通信:日军和清军在牛庄发生战斗30

明治座剧评(二)30

春木座剧评(上)31

众议院旁听笔记(第五)32

明治二十七年全年收入支出总预算追加(接上期)(甲)32

明治二十七年全年收入支出总预算追加(乙)33

众议院议案33

日军占领盖平详报34

一八九五年一月十三日35

日军占领盖平详报35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二日)35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二日)35

盖平的地理位置35

盖平附近概图35

刘坤一前往山海关36

朝鲜近事36

『筑波』『操江』两舰成为朝鲜警备舰36

在仁川停泊的外国军舰36

朝鲜弃用中国官吏36

朝鲜时事36

大院君失意36

上海通信36

日军重占凤凰城的电报36

清朝从山海关派来援军36

英国殖民地和日英通商条约(接上期)36

日本茶叶在美国受到欢迎36

明治座剧评(三)36

日军玄武门先发部队的战斗情景37

工兵白井纹藏氏的葬礼37

春木座剧评(下)37

一八九五年一月十五日38

营口附近的清军与清朝将领的负伤情况38

东学党镇压报告38

马关特报38

两名清朝间谍在安东县被杀38

平壤以南的铁路工程38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四日)38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四日)38

日军建造新战舰『和泉』号38

关于朝鲜政府的改革38

海上的音信39

入清日记(第二十八)39

朝鲜时事39

太庙誓告式39

一八九五年一月十六日40

营口附近的清军动向40

清兵运送船遇险40

对于媾和使来日,日本政府态度不甚积极40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五日)40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五日)40

日军占领盖平的又一份详报40

关于媾和使赴日前的行程40

日清双方的死伤军人及俘虏数量40

日军战利品总数40

清朝军舰损失情况40

井上公使谒见朝鲜国王,言及朝鲜内政41

朝鲜时事41

关于海关改革等41

日军新占领地近况41

清帝准备逃亡41

西伯利亚铁路西线落成41

『肱川丸』撞船事件详报41

轮柳(第五回)41

一八九五年一月十七日42

日本政府拒绝在媾和期间休战42

马关特报42

寺内运输通信部长赴清42

朝鲜大臣视察新开港场42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六日)42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六日)42

媾和使犹豫,不愿即刻赴日42

从军记(第十七)43

轮柳(第六回)43

一八九五年一月十八日44

英国军舰驶向芝罘44

法国总统辞职44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七日)44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七日)44

营口附近的清军新动向44

上海通信44

锦州附近的匪徒和逃兵44

清朝出兵44

从军记(第十八)45

入清日记(第十九)(后更正为『第二十』)45

轮柳(第七回)45

一八九五年一月十九日46

吴大澂接替丁汝昌负责山海关防御,卫汝贵被处刑46

日军攻打东学党,东学党败走46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八日)46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八日)46

营口附近的清军新动向46

上海电报:清朝全权使节本月赴日46

牛庄附近发现五万清兵46

日军盖平一役死伤将领名单46

听闻银行问题后的感想47

入清日记(第十九、第二十续)47

续胡沙吹风(第三回)47

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日48

朝鲜独立敕令48

日军盖平一役死伤将领名单48

凤凰城来信:关于当地近况48

法国选出新总统48

日本前夜地震48

日军征讨东学党48

贵族院休会(一月十九日)48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十九日)48

清军围攻海城西北 日军将其击退48

前天夜里日本发生强震48

激活国际大势论49

入清日记(第二十一)49

上海通信49

张荫桓在清廷职位的代理人49

营口外国人居留地的严密戒备49

轮柳(第八回)49

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二日50

日本皇后向被截肢伤兵赠送假肢50

朝鲜近事50

朝鲜马车开始运营50

珍田领事到任仁川领馆50

货轮『海龙』号遭遇退货50

日本为迎接媾和使到来做准备50

法国总统大选新动向50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二十一日)50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二十一日)50

日军登陆山东省50

日本军舰炮击登州50

关于日军登陆及炮击登州的其他报道50

科士达到达日本50

媾和使张荫桓在上海待命50

入清日记(第二十二)51

凤凰城来信:关于战事进展51

朝鲜时事51

自主独立敕令51

宗庙誓告之文51

东学党面临的形势51

朴丙吉遇险51

太社的誓告式51

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三日53

李鸿章的近况53

清朝马贼蜂起53

科士达担任媾和使顾问与美政府无关53

贵族院休会(一月二十二日)53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二十二日)53

日本军舰被炮击的事实53

有栖川宫大将病危53

上海通信:中国各地新闻53

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四日54

近卫都督小松宫任参谋总长54

有栖川宫经过大阪54

马关特报54

英国军舰在中国的举动54

天津守备兵增加54

天津与山海关之间出现频繁物资运输现象54

东学党人横行54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二十三日)54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二十三日)54

关于媾和使的各种传闻54

媾和使的近况54

大藏大臣前往广岛54

东学党征讨军报告55

釜山通信55

『筑波』『操江』两舰视察海岸55

木浦的地形55

上海通信55

清廷针对盖平失守的责罚55

清军败将被押送至北京55

新富座剧评(一)55

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五日55

日军登陆荣城湾别报56

日本县知事拜访媾和使顾问科士达56

贵族院休会(一月二十四日)56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二十四日)56

日军登陆荣城湾报告56

另一支日军登陆宁海 外国军舰派遣水兵登陆芝罘56

有栖川宫大将薨去56

日本宫内厅关于有栖川宫大将薨去的告示56

有栖川宫薨去的敕令及阁令56

有栖川宫的病情报告56

日军登陆荣城湾公报57

荣城湾的地形57

马关特报57

镇南浦以北的守备情况57

马车会社在朝鲜开业57

新富座剧评(二)57

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六日58

盖平附近的清军动向58

登陆日军的行进情况58

日军荣城湾登陆别报58

威海卫的清朝军舰情况58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二十五日)58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二十五日)58

清军攻打海城的后续报道58

日军荣城湾登陆别报58

媾和使一行准备启程赴日58

有栖川宫葬礼的举行日期58

征清从军记(第八)59

大岛旅团长关于海城、柝木城等地战事的报告59

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七日61

清军攻打辽阳 日军反击61

清军将领的动向61

马关特报61

据传日军捕获清朝军舰61

据传媾和使一行本月三十日左右到达日本61

伦道夫·丘吉尔去世61

日本陆军大将大勋位彰仁亲王补参谋总长一职61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二十六日)61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二十六日)61

清军攻打辽阳详报61

清军攻打盖平一带61

日军在荣城登陆后清军的动向61

清军在辽阳的反击61

清军攻打辽阳61

媾和使启程赴日61

再论所谓媾和使62

炽仁亲王略传(一)62

入清日记(第二十三)62

朝鲜时事62

东学党现状62

安置被遣散士兵62

关于纸币发行62

新富座剧评(三)62

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九日63

媾和使抵达长崎63

媾和使抵达长崎后的大致行程63

关于日军征讨东学党的报告63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二十八日)63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二十八日)63

天皇赐予有栖川宫的敕语63

已故有栖川炽仁亲王的葬礼64

炽仁亲王略传(接上期)64

战地见闻录64

新富座剧评(四)64

日军在荣城登陆后的情况66

威海卫的清军战舰情况66

一八九五年一月三十日67

日军征讨东学党报告67

媾和使所乘船只通过马关海峡67

媾和使一行即将到达神户67

日军新将领的任命67

第四师团长职务的人事更替67

日军在荣城登陆后的情况67

威海卫的清军战舰情况67

日军在清军阵地前登陆的详报67

法国组成新内阁67

上海通信67

刘坤一的战斗准备67

『明字军』将领被处刑67

日军占领盖平详报68

已故有栖川宫大将的殡葬祭祀68

日军新参谋总长对幕僚的致辞68

新富座剧评(五)68

一八九五·二·一——一八九五·二·二十八71

一八九五年二月一日71

媾和使到达神户71

媾和使节登陆71

使节从神户出发71

发自荣城湾:大炮·灯台·电信71

媾和使到达广岛71

朝鲜黄海道的东学党起义形势71

荣城的清军俘虏71

日军的东学党讨伐报告71

法国新内阁成立71

俄国沙皇的公开声明71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三十一日)71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一月三十一日)71

营口方面的清军情况71

营口附近的清军情况71

日军进攻威海卫71

日本国民军条例72

日军登陆荣城前的情形72

炽仁亲王略传(接上期)72

新富座剧评(六)72

一八九五年二月二日73

日军占领威海卫73

中日双方官员碰头会73

中日双方官员碰头会的后续报道73

日方谈判全权委员的任命与谈判地警备状况73

日本军舰炮击登州73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一日)73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一日)73

威海卫陷落73

威海卫的地理概况73

营口、海城附近的清军情况73

伊藤博文、陆奥宗光被任命为马关谈判的日方全权办理大臣73

媾和使节一行在宇品登陆74

关于两位媾和使的住宿旅馆及其谈判资格74

日方正式会见媾和使74

日方谈判委员人选74

从军记(第二十、第二十一)74

日本国民兵召集规则74

上海通信74

清政府向威海卫派遣援军74

清帝关于处罚龚道台的上谕74

新富座剧评(七)74

日军进攻威海卫公报75

盖平附近的清军情况75

入清日记(第二十四、第二十五)75

战地见闻录(第二)75

媾和使到达神户的情形76

一八九五年二月三日77

媾和使的近期杂事77

日本应募朝鲜公债77

美国承认日美条约77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日)77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日)77

日军从海陆两面攻击威海卫77

上海电报:日军当前只占领了威海卫东南部77

山东省的地理概况77

威海卫附近图77

关于史料搜集78

海上的音信(第十一)78

媾和使到达广岛的情形78

轮柳(第十回)78

海上的音信(第十一续)79

从军记(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二十七)79

山海关及其他地方的清军数量80

营口附近的清军情况80

日方两位全权代表参加临时谈判80

临时谈判的情形80

一八九五年二月五日81

媾和使一行从广岛出发前往宇品81

伊藤总理向天皇递交谈判记录书81

陆奥外相即将返回东京81

日本海军省公报81

牛庄方面的清军情况81

威海卫的清朝援军81

日军与『镇远』舰冲突,各有损伤81

陆地上的清军各炮台陷落81

日方拒绝媾和的公报81

大寺少将重伤81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四日)82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四日)82

入清日记(第二十四)82

关谷少佐的盖平战报82

一八九五年二月六日83

威仁亲王前往战地83

媾和使即将到达长崎83

朝鲜近信83

在大连湾初航的『肥后丸』83

《新朝鲜》休刊83

废止长烟管、剪发83

平壤和镇南浦间的铁路83

在鸭绿江畔缴获的大炮83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五日)83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五日)83

战地伤员的最新人数83

清军展开大规模进攻83

威海卫北面的炮台陷落83

炮击登州情况详报83

大寺少将的受伤部位83

日本国民对众议院征清决议的觉悟84

盖平激战余报84

轮柳(第十一回)84

威海卫炮台附近的清舰现状85

日军占领炮台 双方展开海上炮战85

一八九五年二月七日86

大寺少将可能已经战死86

威海卫全境的现状与清舰战况86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六日)86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六日)86

日军占领整个威海卫炮台 清军逃走清舰现状86

日军占领各炮台及关于海上炮战86

日军占领刘公岛86

日方拒绝媾和的始末86

战地见闻录(第三)87

登州炮击情况详报(接上期)87

夏威夷革命的乱局87

预测日军征清的最终结局87

一八九五年二月八日88

媾和使节对日军军备的齐整感到吃惊88

陆奥外务大臣返回东京88

英国女王的敕语88

贵族院休会(二月七日)88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七日)88

日军击沉『定远』舰、『镇远』舰88

日军攻击刘公岛炮台 丁汝昌的『觉悟』88

清朝将领和外国人的战死及战场炮击情况88

日军侦察士兵战死『吉野』舰轻伤88

牛庄方面的清军情况88

立春有感89

日军第一军面临的对阵清军形势89

预测日军征清的最终结局(接上期)89

夏威夷革命的乱局(接上期)89

一八九五年二月九日90

对全罗道南部东学党人的镇压报告90

对凤山附近东学党人的征讨90

清军『来远』舰沉没90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八日)90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八日)90

营口方面的清军情况90

上海电报:日军略取刘公岛90

日军轰沉清舰90

日军击沉『定远』舰、『镇远』舰91

日军击沉清舰别报91

日军攻击威海卫别报91

从军记91

日军致丁汝昌的劝降书91

日军在荣城湾登陆图91

夏威夷革命乱局的详报91

一八九五年二月十日92

马关特报92

『筑紫』舰在刘公岛损伤92

龙睡湾的警备舰92

山县中尉重伤92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九日)92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九日)92

日军击沉『威远』号、『来远』号 丁汝昌逃走92

北洋舰队覆没92

清军用十余艘水雷艇护卫两艘小汽船撤离92

日军轰沉清舰别报92

夏威夷革命乱局的详报(接上期)92

日军海军公报93

其一:日本舰队的移动『筑紫』号遭轻微损伤93

其二:日军水雷艇的奋战『定远』号、『镇远』号被破坏后沉没93

其三:日军破坏清军的水雷艇和汽船 芝罘的炮声93

东学党讨伐报告93

从军记93

从军记(第二十二)94

与日军第一军对阵的清军情况94

续胡沙吹风(第一回)94

一八九五年二月十三日95

日军攻击威海卫95

水雷的威力:清舰被击沉95

旅顺近况95

美国发行公债95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十二日)95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十二日)95

芝罘的炮声乃日军打靶演习引起95

论教育会议的相关建议96

上海电报:关于日军的战报96

轮柳(第十三回)96

敌方榴弹导致大寺少将负伤97

威海卫近报97

朝鲜近事97

关于祝捷会97

联合舰队参谋长报告97

日岛、刘公岛的炮击 日岛火药库被炸97

日军捕获清军水雷艇97

清军近况97

清军的兵力与所处位置97

从军记(第二十八)97

日军在盖平的牵制活动98

守永侦察队遇险 大寺少将的负伤情况98

一八九五年二月十四日99

韩廷各大臣总辞职99

马关通信99

日本帆船驶向旅顺99

关于日军伤员和患病壮工的情况99

日本首相与藏相近况99

英、法、俄等国公使向日本传达希望其和中国和谈意愿99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十三日)99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十三日)99

威海卫的日军和清军死伤者99

日军炮击日岛 清舰沉没100

媾和使从长崎启程回国100

关于甲午战争今后的走向100

日军面对水流湍急的鸭绿江的架桥工程100

一八九五年二月十五日101

朝鲜内阁总辞职续报101

闵泳骏的扣押地点101

清军尝试在百尺崖所登陆101

日军舰队从刘公岛回航101

关于已故大寺少将的临时葬礼及其遗骨101

关于平定东学党起义101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十四日)101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十四日)101

日本海军省公报101

丁(汝昌)提督投降101

日军接收清军投降军舰101

清军投降军舰清单101

法国新内阁成员名单101

论独自对抗清朝102

日军面对水流湍急的鸭绿江的架桥工程(续)102

一八九五年二月十六日103

阴谋暗杀朴(泳孝)氏者被捕103

朝鲜近事103

木浦的开港时间103

仁川的祝捷会103

荣城清将被革职103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十五日)103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十五日)103

丁汝昌自杀103

据传李鸿章将赴日103

关于恭亲王和李鸿章即将赴日的传闻103

日军在芝罘继续进军103

何谓东洋的和平104

东洋的新战胜国104

日清军舰比较表104

一八九五年二月十七日105

冲原大佐担任代理旅团长105

朝鲜京城特报:据传东学党大首领被杀105

上海电报:李鸿章被清政府任命为日清和谈全权委员105

从军记(第三十)105

入清日记(第二十六、第二十七)106

一八九五年二月十八日107

海上的音信(第十二)107

续胡沙吹风(第二十七回)108

从军记(第二十九)109

入清日记(第二十八)110

被日军捕获的清军水雷艇及其艇长110

清军在海城的第三次反击111

日军对清军俘虏的审讯要点111

日军接受清军投降 关于丁汝昌、刘步蟾及其他清将的自杀111

日军占领宁海州111

一八九五年二月十九日112

清军海城反击别报112

清军的伤员和俘虏112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十八日)112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十八日)112

日军对清军来使和降兵的处分112

清军海城反击公报112

上海电报:各国公使为护卫使馆,将本国军队从天津召至北京112

关于被日军俘虏的清将蔡廷干112

北洋舰队向日军投降始末113

入清日记(第二十九)113

战地见闻录(第四)113

一八九五年二月二十日114

日本天皇赐予日军第二军的敕语114

日本皇后赐予日军第二军的令旨114

丁汝昌自杀的情况114

贵族院休会(二月十九日)114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十九日)114

上海电报:日军占领刘公岛114

上海通信114

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清军数量114

大量兵器被清政府运向山海关114

朝鲜近事114

韩廷改革与从日本募集的五百万元外债114

王室典范与官制通则114

日本出征军队的物资供给情况114

战地见闻录(第四之续、第五)115

向井将监的计划书116

一八九五年二月二十一日117

日军接收清军投降舰船117

日军击退在海城反击的清军 清军在柝木城反击117

威海卫短讯117

日军将『康济』号交还清朝117

英国军舰驶向台湾117

贵族院休会(二月二十日)117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十日)117

日本提出增加军费议案117

日军接收投降清舰的公报117

清军柝木城反击公报117

日本皇后赐予近卫将校酒席117

战地见闻录(第五之续、补遗)118

从军记(第三十一)118

日军新占领地的抓捕强盗情况118

一八九五年二月二十二日120

关于清军向日军投降的往返书信120

清军投降别报120

日军缴获的清军舰船和大炮120

民情视察使和东学党征讨军归日120

清军柝木城反击别报120

韩廷各大臣被井上公使诘问 东学党首领被生擒120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十一日)120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十一日)120

在柝木城反击的清兵120

牛庄及辽阳街道上的清兵120

海城方面的清军情况120

投降清军和芝罘附近的清军情况120

海上的音信(第十三)121

日军第六师团的战况121

入清日记(补遗)123

一八九五年二月二十三日125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十二日)125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十二日)125

日本提出朝鲜国债预算案125

海上的音信(第十四)125

从军记(第三十二)126

入清别记126

一八九五年二月二十四日127

日军释放外国人『镇远』号的现状127

贵族院休会(二月二十三日)127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十三日)127

日本提出追加预算案127

入清别记(接上期)127

国民的最终决心128

朝鲜近事128

内阁的大动荡128

风云变幻的乱象128

大臣鱼允中128

暗杀朴氏(内务大臣)的阴谋128

暗杀事件的内幕128

井上伯爵的善后处置128

一八九五年二月二十六日129

日军对刘公岛上外国人的处置 日军将丁汝昌以军中战死者规格厚葬129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十五日)129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十五日)129

海城附近的战报129

牛庄附近的清军情况129

日本天皇赏赐日军将士129

上海通信129

关于吴大澂与王文韶的动向129

关于宋庆的捷报129

终于踏上(和西洋)相同的道路130

海上的音信(第十五)130

战地见闻录(补遗、第六、第七)131

入清日记(第三十、第三十一)131

朝鲜近事132

派遣战后民情视察使132

东学党征讨军归城132

东学党首领被捕132

东学党总首领阵亡132

一八九五年二月二十七日134

暗杀金鹤羽的嫌疑人134

海城附近战斗别报134

上海电报:清朝内部媾和派势力增强134

李鸿章赴日事宜134

威海卫背面的战况(二月一日)134

关于活学的一个事例135

从军记(第三十三)135

一八九五年二月二十八日136

关于清军投降军舰136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十七日)136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十七日)136

军队守城杂闻136

大山司令官对日本天皇的恭敬答复137

大山司令官对日本皇后的恭敬答复137

伊东司令长官对日本天皇的恭敬答复137

伊东司令长官对日本皇后的恭敬答复137

御侮论137

日本一八九五年预算公布137

萨哈林岛海产业暂行规定137

轮柳(第十三回)137

一八九五·三·一——一八九五·三·三十一141

一八九五年三月一日141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二月二十八日)141

众议院休会(二月二十八日)141

日军在三家子附近驱逐清军141

上海通信141

出阵东北的清朝新将领何明亮141

宋庆在东北的战报141

山东省的清军数量141

他也是清朝人142

上海电报:李鸿章进宫密谈142

大岛少将的书信(缸瓦塞的激战)142

一八九五年三月五日143

韩国大臣视察日军在中国战况143

行刺金鹤羽的刺客认罪143

朝鲜派出战况视察员143

日朝电信架设条约143

朝鲜大君主致日本陆军的敕语143

日军第三师团战斗别报143

日本威仁亲王留宿『济远』舰143

伊东司令长官返回日本,进入大本营143

日军占领地结冰状况143

『桥立』号、『平远』号停泊门司冲143

日军从山东省撤离143

『广丙』号通过马关海峡143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四日)143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四日)143

上海电报:初次航海的汽船从天津驶向上海143

英国舰队司令长官职务人事变动143

『定远』号需进行修理143

东学党被镇压 清朝人被捕获144

日韩两军凯旋144

拘留审问行刺金鹤羽的刺客144

刘坤一、吴大澂、徐用仪近况144

日军收容舰『镇远』号前往旅顺144

日军收容舰『济远』号通过马关海峡144

日本火车相撞事故详报144

日军第三师团战报144

朝鲜时事144

井上伯爵对朝鲜内阁总辞职的善后处理144

生擒东学党首领144

朝鲜地方制度改革144

一八九五年三月六日145

日军第三师团战斗别报145

日本皇后将前往广岛145

据传媾和使顾问科士达将再次赴日145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五日)145

上海电报:媾和使顾问科士达计划和李鸿章会面145

收容军舰『济远』号停泊宇品港146

朝鲜京城近事146

财政调查146

海关改革的机会146

内务协办人选更迭146

东学党首领被送交法务衙门146

质问诸议员146

朝鲜时事146

内阁大风波平息146

官纪整肃案146

水户观梅(二)146

一八九五年三月七日147

日本皇后前往广岛的目的147

关于媾和使接待地147

决定媾和使接待地为马关147

朝鲜大院君的管家被捕147

日军第三师团前进 占领鞍山站147

军舰『平远』号、『广丙』号近况147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六日)147

李鸿章担任清朝媾和全权大臣147

日本皇后即将前往广岛147

关于日本皇后前往广岛的行程147

日本新造军舰的命名仪式147

芝罘通信147

『康济』号到达芝罘147

『康济』号到达时的情形147

丁(汝昌)提督的哀悼仪式147

威海卫的外国人147

据传『镇远』号将赴横须贺147

国民的军事思想148

入清日记(第三十二)148

朝鲜时事148

大君主听闻日军『威海捷报』148

关于云边和东学党人148

一八九五年三月八日149

日军参谋总长致野津道贯的贺电149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三月七日)149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七日)149

日军占领牛庄城,街市战况激烈,清军死者达一八八○人149

日军在牛庄一役的战利品149

日军第一师团战报:击退清兵进攻149

牛庄附近略图149

牛庄简介149

日本皇后前往广岛的日程安排149

入清日记(第三十二之续)150

朝鲜时事150

井上公使推动朝鲜改革的诚意150

朝鲜总理大臣举行宴会150

关于人才录用的决议150

各大臣和睦相处150

一八九五年三月九日151

细观收容军舰『济远』号、『广丙』号151

伊东司令长官欢迎会151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八日)151

美国参议院再议日美条约的修改151

关于中国的公文档案等151

关于征兵令的修改152

朝鲜时事152

井上公使的训谕152

关于人才录用的诏敕152

审问行刺金鹤羽的刺客152

水户观梅(三)152

一八九五年三月十日153

李鸿章延期赴日153

媾和使赴日时间153

日军占领地的保护外国人情况153

李鸿章的出发时间153

清将吴大澂逃跑153

关于李鸿章出发时间的种种传闻153

营口战况153

入清日记(第三十三)153

辽阳方面的清军情况154

日军在牛庄俘虏数百人154

朝鲜近事154

大君主听取军务顾问的军事报告154

大君主将军旗授予新军队154

日军占领营口154

朝鲜时事154

财政厘革154

关于国政改革和财政整顿的旨意154

一八九五年三月十二日155

关于日军战死者追悼法会155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十一日)155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十一日)155

日军占领田庄台(据第二军报告)155

田庄台和后家油房简介155

日军营口侦察队的苦战155

日军占领田庄台156

日军占领牛庄城详报156

日军占领田庄台(据第一军报告)156

日军占领后家油房156

日军占领辽河左岸炮台156

日军第一师团占领营口156

日军在牛庄的战利品156

水户观梅(四)156

从军记(第三十四)157

清军在海城的第三次反击别报157

入清日记(第三十四)157

朝鲜时事:教育敕语157

一八九五年三月十三日158

日本军队慰问敕使出发158

天皇的慰问敕语158

李鸿章即将出发赴日158

李鸿章、马建忠的近况 中国商业正在恢复158

日方做接见媾和使准备158

预定媾和使住宿的旅馆158

关于朝鲜王室费158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十二日)158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十二日)158

日本的媾和条件158

再论学术上的探索159

朝鲜时事159

东学党征讨军凯旋159

日军营口侦察队的苦战(接上期)159

伏见宫旅团长的书信159

一八九五年三月十四日160

东学党与韩军再次冲突160

媾和使节赴日160

日军负伤将校名单160

朝鲜时事160

关于大君主和楠濑中佐160

关于陆军军旗和授勋式160

陆军的改革160

天皇致日军敕语161

皇后致日军令旨161

日军司令部的进发161

战地见闻录(第九)161

一八九五年三月十五日162

媾和使从天津出发162

媾和使一行的人员配置和所住旅馆162

九连城附近的清军情况162

媾和使相关事宜162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十四日)162

战地见闻录(第十)162

入清日记(第三十五)163

朝鲜时事163

朝鲜派出甲午战争战况视察使163

内阁会议的稀罕事163

东学党征讨军将领的慰劳宴会163

抓获牙山败兵163

关于新定军歌事宜163

水户观梅(五)163

一八九五年三月十六日164

清军在九连城附近败走164

日军在田庄台、营口的战利品164

日本皇后赴广岛行程发布164

日舰『酒田丸』在太平山附近侦察时遭损伤164

关于第四回内国博览会165

朝鲜时事165

行刺金鹤羽刺客的供述165

关于财政困境165

关于日军慰问敕使165

电信条约谈判165

东学党杂闻165

日军第一军兵站电信队实记165

旅顺近信165

旅顺口的船坞和军舰165

日军收容的水雷艇165

釜山通信165

关于商业会议所联合会165

关于视察朝鲜内地事宜165

一八九五年三月十七日166

海洋岛海战的精确图166

日军在占领地新设三个行政署166

日军司令官对天皇敕语的奉答166

日军司令官对皇后令旨的奉答166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十六日)166

九连城附近的清军情况166

败走的清兵 辽阳的清军情况166

寄望全权办理大臣167

入清日记(第三十六)167

朝鲜时事167

朝鲜的地方政治167

日韩将校的谒见顺序167

水户观梅(六)167

一八九五年三月十九日168

日本天皇赐予松方伯爵的敕语168

广岛成为天皇行在所168

关于日军两大臣和两中将的动向168

两起行刺朝鲜大臣事件的关联168

朝鲜大君主身体欠安168

朝鲜工务大臣的就任168

日本天皇返回京都168

关于媾和使抵日时间168

伊藤总理前往马关168

伊藤总理一行从广岛出发168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十八日)168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十八日)168

日清谈判地马关戒严168

李鸿章一行从天津出发168

井上子爵去世168

日本大本营的一部分进驻广岛169

征清大总督的任命169

日本内阁的人事小变动169

日本天皇的征清大总督任命敕语和大总督府前进命令书169

日本皇后启程前往广岛169

朝鲜时事169

朝鲜政府的收入状况169

东学党征讨战果报告会169

慰劳日本士兵的敕语169

济州岛的严重饥荒169

井上谈论孟子169

教唆刺客行刺金鹤羽者被捕169

对八道军备的调查169

关于日军慰问敕使一行169

朴(泳孝)内务大臣的宴会169

日军第一军兵站电信队实记(接上期)169

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日170

媾和使李鸿章一行到达门司170

媾和使到达时的情形170

伊藤总理到达马关170

大总督府进发日期170

吴大澂被褫夺官位170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十九日)170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十九日)170

日本天皇赐予黑田伯爵的敕语170

日本军舰『龙田』号到达横须贺170

海洋岛海战的精确图171

对媾和使到港的准备171

日军在牛庄及其附近抓捕的俘虏171

日军第一师团的战况(太平山占领详报)171

朝鲜时事171

关于王室费171

朝鲜的新教育171

总税务司的地位171

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一日172

日本天皇和皇后见面172

皇后访问预备医院的行程172

媾和使在马关登陆172

今晨的清朝登陆者名单172

李鸿章的乘轿和迎接仪式172

李鸿章登陆172

传染病在门司蔓延172

日方的媾和条件172

俄国地中海舰队近况172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三月二十日)172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二十日)172

日军捕获清军全部辎重队172

清朝的防御准备172

日方任命媾和全权办理大臣172

两位全权办理大臣的初次会见172

日本任命铁道会议员172

福冈县的虎列拉疫情报告172

日本皇后到达广岛173

关于李鸿章的登陆173

马关谈判正式开始前的碰头会和谈判者资格审查173

关于日本内阁大臣的人事更替173

朝鲜时事173

京城一里以外的土地所有权173

东学党首领全禄斗从容接受审讯173

京城商业近况173

新官制完稿173

与朝鲜自主独立相关的训令173

日本军队慰问敕使饯别会173

东学党首领北接法轩被捕173

黄海道各地减租173

日军第一军兵站电信队实记(接上期)173

歌舞伎座略评173

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三日174

会见后两名日方大臣的行踪174

陆奥子爵拜访科士达174

清朝官员向北京发送长电报174

日本军舰迫近台湾174

昨日无谈判及其理由174

谈判隔日再开174

媾和使随员的官职和姓名174

大总督府进发时间和天皇行幸京都的传闻174

关于天皇行幸京都的后报174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二十二日)174

日军占领澎湖岛174

关于占领澎湖列岛的日本军队174

上海通信174

关于山东省的逃兵174

关于山东的西式训练特别队174

李鸿章登陆的情景175

两国全权大臣的会见结束,李鸿章返回船内175

关于李鸿章的官名175

第一次会见的列席者名单175

谈判用语和会见时间175

李鸿章登陆175

李鸿章一行入住旅馆175

本日登陆一行人的名单175

两国全权大臣的第二次会见175

今日的会见结束175

关于前天的会见175

媾和使一行自行烹煮食物175

太沽港防御栏外的军舰175

宇品地区的虎列拉疫情175

战地见闻录(第十二)175

朝鲜时事175

半数日本公债运抵朝鲜175

日本军队慰问敕使出发175

赵军务饯别宴会175

京釜电报复线175

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四日176

关于大总督府和大本营176

关于卢永铭和鲛岛氏176

关于陆奥子爵和伊藤伯爵176

关于伍廷芳和陆奥子爵176

谈判休止 本日无会见176

关于虎列拉的非常规检疫176

贵族院讨论诸议案(三月二十三日)176

众议院讨论诸议案(三月二十三日)176

马关谈判的情景176

墨西哥铁路发生重大事故176

日本皇后对军医总监下令旨177

论战后出现的大财主177

战地见闻录(第十二之续)177

日军第一军兵站电信队实记(接上期)177

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六日178

天皇关注李鸿章遇刺,派遣敕使探望178

天皇的慰问敕使178

伊藤总理将李鸿章遇刺事件奏明天皇178

伊藤伯爵前往广岛178

关于石黑、佐藤两位军医178

李鸿章的受伤部位需手术治疗178

李鸿章遇刺的地点和受伤部位178

关于李鸿章的伤势和负责治疗的两位军医总监178

军医着手准备李鸿章的手术178

关于山口地方法院的检事正和检事长178

日本新闻社社员写给李鸿章的慰问信178

预审行刺李鸿章的凶手178

行刺事件后的情形178

朝鲜京城近事178

朝鲜农商协办李采渊服丧178

末松法制局长官归日178

关于朝鲜改革资金178

朝鲜改革资金贷款谈判破裂178

朝鲜驻日公使李公使的赴任时间178

日本军事公债的余额178

门司的虎列拉疫情调查178

李鸿章的伤情和天皇对其的赏赐178

日军占领澎湖岛 舰队炮击 混成支旅登陆179

马关的第三回谈判179

谈判结束179

李鸿章被刺受轻伤179

关于行刺李鸿章凶手的样貌和事发现场179

这是何等的凶讯179

和议观听录(三月二十一日)179

马关特报179

马关的情形179

关于消防员179

媾和使船只的警备179

墨西哥铁路发生重大事故(续)179

日美条约修正180

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七日181

日本天皇和皇后关注李鸿章遇刺事件181

天皇派遣慰问敕使慰问李鸿章181

李鸿章的诊断书181

李鸿章病榻前的杂事181

关于天皇敕使中村侍从武官181

敕使到达李鸿章所住旅馆181

敕使一行回到广岛181

伊藤博文进入大本营181

关于两名军医总监181

昨日李鸿章的诊断书181

李鸿章昨日的伤情181

对行刺李鸿章凶手的处置181

对凶手的护送181

日军占领澎湖岛别报181

关于马关谈判的走向181

对凶手的预审判决181

日本皇后关注李鸿章遇刺事件182

敕使到达马关182

李鸿章向敕使表示感激182

李鸿章受伤经过182

关于李鸿章的手术182

知事警部长递交请示去留的报告182

汽船『大和丸』沉没182

日本天皇关于清朝使臣遇刺的诏敕182

和议观听录(二十二日)182

战地见闻录(第十三)182

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八日183

韩廷恳求日本发放贷款183

李鸿章伤处的子弹被取出183

关于对山口县官的惩戒处分及其继任者183

敕使的复奏183

李鸿章的受伤经过183

李鸿章的慰问答谢辞183

行刺李鸿章凶手的出身183

日本第八议会举行闭院仪式183

关于天皇御前会议183

日本内相提交请示去留报告183

岛根、岐阜两县的知事人事变动183

关于台湾的防备183

香港现黑死病疫情183

日军第五师团的战况:占领牛庄城183

李鸿章对天皇的奉答184

日军略取澎湖岛184

和议观听录(二十三日)184

轮柳(第十五回)184

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九日185

李鸿章的病情被奏明天皇185

李鸿章的伤情185

李鸿章前天的伤情185

关于东学党残余185

石黑军医总监谈访问李鸿章之事185

李鸿章的喜悦和感激185

李鸿章的感谢185

关于日本各大臣将校会议185

伊藤总理前往马关185

关于各大臣将校临时会议186

对行刺李鸿章凶手的预审判决186

日军第五师团的战况:占领牛庄城(续)186

朝鲜时事186

井上伯爵对朝鲜改革资金之事感到为难186

关于朝鲜妇女赴日本留学186

刺客行刺金鹤羽的证据186

日本军队慰问使出发186

轮柳(第十六回)186

一八九五年三月三十日187

李鸿章的伤情187

佐藤军医总监谈治疗李鸿章之事187

日本皇后访问广岛预备医院187

关于大本营留守参谋长187

关于日本对朝鲜贷款187

朝鲜近事187

关于民情视察使187

关于日本留学生187

关于大君主187

日本皇后前往吴187

皇后延后回程时间187

伊藤伯爵出发前往马关187

日本征讨台湾岛公报187

其一 军队的登陆 舰队的行动187

其二 陆战队登陆 支队占领炮台187

其三 候角湾炮台陷落187

香港现黑死病疫情一说被取消187

一八九五年三月三十一日188

关于昨日的中日双方会见188

会见结束188

西乡海军大臣对李鸿章的慰问188

对行刺李鸿章凶手的公审188

开庭前的情形188

关于日本皇后前往吴188

关于海州的日军和对打狗的攻击188

日军捕获和调查『康济』号的大致情况188

日军攻击淡水炮台188

英国军舰驶向台湾188

澎湖列岛简介188

澎湖岛附近略图188

关于大总督府附属诸官员189

大山大将对李鸿章被刺事件的回电189

野津大将对李鸿章被刺事件的回电189

李鸿章的伤情189

伊藤、西乡两位伯爵和新知事189

伊藤伯爵访问陆奥子爵189

日军登陆海州,南京总督派遣援军189

和议观听录(二十四日)189

(李鸿章遇刺)事变杂记189

朝鲜时事189

关于人才推举的训令189

派遣民情视察使189

负商褓商扑灭策略189

对全禄斗的处分189

一八九五·四·二——一八九五·四·三十193

一八九五年四月二日193

日军占领马公城 清军投降 火药库被纵火193

日军占领渔翁岛193

关于毕利河附近的土贼193

日本皇后前往泉邸193

李鸿章的伤情193

内国劝业博览会开幕式193

马关谈判的本日会见结束193

伊藤伯爵没有出席会见193

马关的大规模警戒193

台湾攻击军的近况193

日清休战条约订立194

桃华岛的日军194

休战条约的由来与天皇的恩惠194

关于本日的会见194

对行刺李鸿章凶手小山的宣判书194

日清休战条约194

日军全面占领澎湖列岛194

日军占领澎湖全岛详报194

和议观听录(二十六日)194

朝鲜时事194

关于两起暗杀事件194

改革资金事宜194

工务大臣就任194

日军对古辽东平原发起大攻击195

日军对牛庄的大攻击195

日军对田庄台的大攻击196

从军记(第三十六)196

一八九五年四月三日197

日军在黄海道征讨东学党残余197

李鸿章的伤情197

朝鲜时事198

改革资金借贷事件始末198

改革资金借贷谈判破裂198

日军第五师团的战况:占领牛庄城(续)198

从军记(第三十六续)199

一八九五年四月五日200

本日马关无会见200

日军占领澎湖岛续报200

日军占领马公城 圆顶半岛的清军投降日清双方的死伤情况200

上海通信200

李鸿章家眷回乡200

日军在海州登陆200

日军占领地总督部条例200

日军在澎湖列岛海域命名一暗礁为『吉野礁』200

朝鲜时事200

朝鲜敕使的消息200

玉玺的掌管200

地方行政区划变更的标准200

法务改革的部分事务200

关于大院君自杀的荒谬传闻200

关于抓捕中国人过程的报告200

李鸿章第四子赴马关探望父亲201

和议观听录(三十一日)201

关于第四回内国劝业博览会201

行刺李鸿章凶手小山的公审旁听笔记要略201

从军记(第三十七、第三十八)202

一八九五年四月六日204

李鸿章的受伤经过204

日军占领澎湖岛后的行动204

上海电报:日军杀戮清军伤员的消息恐是中国人捏造204

行刺金鹤羽的刺客认罪 大阴谋初露端倪204

佐藤军医总监问诊李鸿章205

什么是应当忧虑的事205

休战后的清军动向:顽固无法纪205

从军记(第三十八续)205

朝鲜时事205

民情视察的使命205

对政府所雇用洋人的处置205

关于日本留学生事宜205

地方制度的改革205

满州兵入韩205

关于舍营医院的开设205

关于小学教科书205

一八九五年四月七日206

关于日军第二师团长和第一旅团长职务的人事变动206

本日马关无会见206

关于李鸿章的伤情206

关于日军将官的补任206

关于马关和门司的戒严206

日本内国博览会杂记206

一八九五年四月九日207

日本军政上层往来频繁,形势异常207

川上中将和李鸿章会面207

本日马关无会见207

日军参谋总长向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发贺电207

关于村井大佐的人事调动207

澎湖岛流行传染病虎列拉207

李经芳被清政府任命为媾和全权大臣207

李经芳探望李鸿章途中戒备森严207

李经芳等人访问伊藤博文207

李经芳等人归馆207

关于西乡伯爵和日本外务官吏207

佐藤军医总监诊疗李鸿章创口207

李鸿章创口痊愈207

关于清军将领和日军缴获的战利品207

关于马关谈判的形势207

关于李鸿章和楠本众议院议长208

对休战使射击一事的诘问208

东学党情探检记(黄海道)208

轮柳(第二十回)208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日209

伊藤伯爵访问西乡伯爵209

关于李鸿章与科士达的往来209

马关谈判时间紧迫209

本日马关无会见209

日本将领、官员陪伴天皇用餐209

从大连湾归航的日军将领谈战地情形209

关于对媾和谈判进行调解的传闻209

日本政坛高官往来频繁210

总督府延期启程210

日本召开御前会议210

不要误解休战之意210

东学党情探检记(黄海道续)210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一日211

清朝方面对谈判的答复情况如何211

日清两国全权大臣的会见211

日军捕获英国轮船211

张之洞在江苏等地巡视211

日军捕获运载违禁品轮船211

日本实施船舶检疫211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二日212

今明两日马关谈判休会212

关于休会的请求212

伊藤伯爵的动向212

西乡海相返回广岛212

日本皇后即将前往严岛212

关于佐藤大佐的伤口212

朝鲜京城近事212

美国公使馆撤兵212

新官制的发布时间212

关于年度预算212

关于日清双方在本日会见的理由213

朝鲜农商务大臣严世永辞职213

南征日记抄213

满洲冬阵和军医部213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三日214

关于戒严令和大本营的情况214

昨日午前的谈判形势214

李鸿章发送电报214

日本皇后前往严岛214

关于马关的大检疫214

关于香港的黑死病情况214

朝鲜时事214

改革资金贷款谈判结束214

关于军务改革的一部分214

救助贫民会议召开214

扑灭大院君的爪牙214

关于朝鲜的将来215

和议观听录(四月七日)215

南征日记抄(接上期)215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四日216

星亨氏成为韩廷法律顾问216

伍廷芳和伊藤博文的会见延期216

本日马关无会见216

桦山中将前往马关216

桦山中将到达马关216

井上公使即将前往仁川216

上海近事:休战后,日清民间交流开始恢复216

日军行军中的情形216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六日217

小松宫大总督殿下经过马关217

关于总督府一行217

少李(李经芳)等人访问伊藤博文217

本日马关有会见217

关于日清两国全权大臣的会见217

马关谈判形势愈加急迫217

马关谈判,千钧一发217

会见仍未结束217

陆奥子爵痊愈217

李鸿章与人合影217

日本捕获审检所开始工作217

久守凤凰城阵地杂感217

大总督府进驻广岛218

和议观听录(四月十日上午十一时)218

南征舰队从军记(第一)218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221

马关谈判结束221

关于谈判的最终会见221

关于马关的清朝人所搭乘船只及其装载的行李221

向清朝提供贷款的美国人221

关于捕获审检和相关判检事221

关于和约的签署221

日本天皇行幸京都221

夏威夷前女王被判刑221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八日222

日方全权代表进入马关谈判会见所222

中方全权代表进入马关谈判会见所222

《马关条约》完成签署222

关于媾和条件(电报)222

清朝使节一行本日上船222

日方两位全权代表明日离开马关222

关于马关谈判的最终会见222

关于媾和条件(杂报)222

南征日记抄(接上期)222

听闻和议完成223

朔北鸿音(第三回、第四回)223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九日224

伊藤全权代表问候参与马关谈判的日本官员224

朝鲜驻日公使李埈镕辞职224

关于《马关条约》批准交换的地点224

日方谈判全权代表归航224

关于天皇赐予的仪仗兵和乐队224

关于《马关条约》的担保土地224

关于日军收容舰的编入情况224

媾和使节出发回国225

朝鲜近事225

关于工务和农务衙门的合并225

关于工务顾问的人选225

关于农商工大臣的人选225

和议观听录(四月十四日)225

朔北鸿音(第六回)225

南征日记抄(接上期)225

一八九五年四月二十日226

李埈镕被捕 大院君狼狈226

伊藤、陆奥两位大臣进入大本营226

关于媾和条件226

日清休战延期226

关于清朝的新开港口226

关于李埈镕的被捕226

一八九五年四月二十一日227

朝鲜的大疑案227

日本大总督殿下到达旅顺口227

佐藤大佐去世227

关于古巴岛的革命及伪政府227

一八九五年四月二十三日228

大院君发疯,对其住宅的搜索暂停228

朝鲜近事228

关于在朝鲜国内配置日本兵事宜的碰头会228

朝鲜的造币计划228

日本天皇和皇后行幸京都的消息正式发布228

关于媾和条约的批准228

对搜索大院君和李埈镕住宅的安排228

与恢复日清两国和平相关的天皇诏敕229

天皇赐予全权办理大臣的敕语229

和议观听录(四月十七日)229

博览会漫评(其一 工业馆)229

一八九五年四月二十四日230

关于日本遣清全权大臣230

日本总督殿下到达旅顺口的情形230

关于大本营的情况230

关于朝鲜新官制的延迟发布和国内年度收支情况230

关于战后的日本驻各国公使231

关于大本营转移及天皇皇后行幸京都启事231

朝鲜时事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