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史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台静农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6455X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文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篇 先秦篇1
第一章 中国文学的起源3
第二章 殷商时代文学的片断15
第三章 周代的诗歌——三百篇18
第四章 楚辞26
第一节 楚之先世及其文化26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及其所处时代28
第三节 屈原的作品30
第四节 屈原对于后世的影响39
第五节 汉代作家所受屈原的影响(存目)42
第五章 春秋战国诸子散文43
第二篇 秦汉篇53
秦代篇55
汉代篇57
第一章 汉初政体与文学57
第二章 辞赋的发展64
第三章 汉赋作家69
第一节 枚乘70
第二节 司马相如71
第三节 扬雄76
第四节 班固、张衡79
第五节 贾谊、祢衡81
第四章 乐府与乐府辞82
第五章 五言诗88
第一节 五言诗的出现时代88
第二节《古诗十九首》91
第三节《孔雀东南飞》92
第六章 两汉散文的演变97
第一节 战国策士文体的馀绪97
第二节 史传文体101
第三节 文士文104
第四节 王充的批论107
第七章 汉代方士、儒生合流后所形成之神异故事109
第一节《史记》、《汉书》中的神仙故事与求仙活动110
第二节 纬书中的神话113
第三节 由方士之说而产生的小说118
第三篇 魏晋篇123
第一章 魏晋文学的时代思潮125
第一节 由曹魏政治反映的新风格125
第二节 由校练名理到老、庄玄学127
第三节嵇、阮放诞及其影响130
第四节 玄风与清谈134
第二章 魏晋文学的发展139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建立139
第二节 文学的分体发展142
第三章 魏晋作家144
第一节 绪论144
第二节 曹氏父子及其同时诗人146
第三节 阮籍与嵇康163
第四节 太康诗人169
一、三张:张载、张协、张亢170
二、二陆:陆机、陆云171
三、两潘:潘岳、潘尼176
四、一左:左思178
五、刘琨180
六、郭璞182
第五节 陶渊明183
第四篇 南北朝隋篇191
第一章 绪说193
第二章 文学技巧的发展197
一、声律的讲求197
二、用事之风尚199
第三章 诗赋的新体202
一、小诗的兴起202
二、律体诗的形成205
三、俳赋之创始208
四、反摹拟的宫体诗210
第四章 文学理论的发达212
第一节 刘勰《文心雕龙》213
一、文学的载道观215
二、文学的历史观215
三、文学的时代观216
四、文学的创作观217
五、文学的风格论218
第二节 钟嵘《诗品》219
第五章 南北朝及隋的作家224
第一节颜、谢与鲍照224
一、谢灵运224
二、颜延之227
三、鲍照(附其妹鲍令晖)229
第二节齐、梁作者231
一、谢朓232
二、沈约233
三、江淹235
四、吴均237
五、何逊238
第三节 萧梁父子及陈后主240
一、梁武帝萧衍父子240
二、陈后主242
第四节 徐陵、庾信、王褒243
一、徐陵243
二、庾信244
三、王褒247
第五节 隋炀帝与杨素249
一、隋炀帝杨广249
二、杨素250
第六章 南北朝的民间文学252
第一节 吴歌253
第二节 西曲257
第三节 北朝的民歌260
第七章 六朝小说的渊源与发展263
第一节 鬼神怪异书的思想背景263
第二节 重要小说提要269
第八章 佛典翻译文学287
第一节 后汉、魏晋及南北朝的佛典译人及译经事业290
一、摄摩腾、竺法兰290
二、安清(世高)291
三、支楼迦谶(支谶)291
四、支谦292
五、康僧会294
六、维祇难、竺律炎295
七、竺法护296
八、僧伽提婆299
九、法显301
十、苻坚君臣303
十一、鸠摩罗什304
十二、昙摩难提(法喜)307
十三、昙无谶(昙摩忏)309
十四、宝云310
十五、刘宋以降的译经事业312
十六、北魏的译经事业312
十七、南朝之《百喻经》314
第二节 佛典翻译的文体315
热门推荐
- 1670448.html
- 974948.html
- 747200.html
- 2240082.html
- 3218431.html
- 3306657.html
- 2876919.html
- 1499898.html
- 1577159.html
- 3798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8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0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6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3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6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2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3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