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写作感知学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写作感知学引论
  • 金长民,陈登报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541926353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写作感知学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首语1

第一章 导论1

目录1

一 写作活动的起点2

二 写作感知学框架构想7

(一)基本理论7

(二)纵向理论9

(三)横向理论11

(四)实践训练13

一 写作感知的内涵14

(一) 写作感知是一种生理的反映14

第二章 写作感知的内涵、特性和功能14

(二) 写作感知是一种心理的活动过程17

(三) 写作感知是一种实践活动20

二 写作感知的特性22

(一) 选择性22

(二) 个体性28

(三) 敏锐性34

三 写作感知的功能36

(一) 接纳信息36

(二) 触发情感39

(三) 引发运思42

一 写作感知的外部条件44

(一) 文化背景和时代社会的制约44

第三章 写作感知的条件44

(二) 客体对象的制约46

二 写作感知的内部条件49

(一) 主体的世界观49

(二) 主体的素质51

(三) 主体的修养54

(四) 主体的经验55

(五) 主体的心理定势57

第四章 写作感知的类型61

一 自发型61

二 诱发型64

三 随意型68

四 有意型72

第五章 写作感知的方法(一)77

一 观察体验在写作中的作用77

(一) 获得对事物的真情实感78

(二) 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79

(三) 激发写作欲望82

二 观察体验的要求85

(一) 抓取事物的特征,有所发现85

(二) 要长期坚持,全面细致88

(三) 要勇于实践,用心动情92

三 观察体验的技巧和方法96

(一) 选好角度96

(二) 比较观照98

(三) 锻练与记录100

一 调查采访104

(一) 调查采访的要求104

第六章 写作感知的方法(二)104

(二) 调查采访的方法112

(三) 调查采访的步骤115

二 阅读集录120

(一) 阅读的策略120

(二) 阅读的方法122

(三) 怎样集录125

一 写作感知的层面131

(一) 外表层面131

第七章 写作感知的过程131

(二) 肤浅层面135

(三) 内里层面142

二 写作感知的趋向147

(一) 趋向于兴趣和理想147

(二) 趋向于文体意识150

(三) 趋向于事物的常态和变异155

第八章 写作感知与情感160

一 情感的形成及在写作感知中的作用160

(一) 情感形成的条件160

(二) 情感在写作感知中的作用163

二 写作感知中主体情感的妙合与分离169

(一) 情感与知觉对象的妙合169

(二) 情感与知觉对象的分离173

第九章 写作感知与想象179

一 想象的生理机制及其与写作感知的关系179

二 想象在写作感知中的作用182

(一) 具有组织、构成新形象的作用182

(二) 造成感知活动中知觉对象的异变184

(三) 超越有限性,拓展和深化感知视野187

三 写作感知中想象活动的两种表现形式——知觉想象和创造想象189

第十章 写作感知与语言197

一 语言是通往感知对象的桥梁和媒介197

二 感知过程中的内部言语活动201

三 感知与语言的双向互逆关系206

四 感知活动中语言与表象的交织209

第十一章 写作感知的训练212

一 训练原则212

二 训练方法214

(一) 自悟式214

(二) 启发式215

(三) 切磋式217

三 训练举要218

(一) 通过绘画图片观赏训练感知力218

(二) 通过文章赏析训练感知力221

(三) 通过感知觉描述训练感知力227

(四) 通过主体心理元素的调动训练感知力242

后记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