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禽传染病实验诊断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兴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8042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禽病:流行性感冒-实验室诊断;人畜共患病:流行性感冒-实验室诊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禽传染病实验诊断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上篇 禽传染病实验室诊断技术3
第一章 实验室工作基本技术3
第一节 实验室工作注意事项及防护处理3
一、实验室工作注意事项3
二、意外事件的预防和处理4
第二节 常用药械的准备及使用方法5
一、常用器材和药品5
二、物品订购、贮藏及财产登记8
三、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9
第三节 菌(毒)种保存法及保存培养基21
一、菌(毒)种保存法21
二、菌(毒)种保存培养基23
一、冻干菌(毒)种的启封24
第四节 其他技术24
二、棉塞的制作25
三、移液管的包装25
四、使用吸管的技术25
参考文献26
第二章 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27
第一节 培养基的分类27
一、以成分区分27
二、以形态区分27
三、以用途区分28
第二节 制造培养基前的准备29
一、常用玻璃器皿的准备29
二、原材料的准备30
三、投料、配制36
二、培养基的制造记录36
一、材料用量的计算36
第三节 培养基制造程序36
四、培养基pH的调节37
五、过滤和分装43
六、培养基的灭菌和贮存44
七、培养基的质量检验47
参考文献48
第三章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49
第一节 病料的采集和运送49
一、采集病料的注意事项49
二、采集病料的方法49
三、病料的运送50
第二节 细菌的分离培养51
一、待检材料的处理51
二、分离培养注意事项52
三、细菌的分离和接种53
四、细菌的培养方法55
五、获取纯菌的方法57
六、细菌计数法58
第三节 细菌的鉴定60
一、形态学检查60
二、培养特性检查67
三、生化特性检查71
四、细菌血清型鉴定及血清学试验96
第四节 细菌毒力测定97
参考文献98
第四章 细菌DNA G+C含量的测定100
一、细菌DNA的提取100
二、细菌DNA G+C含量的测定——热变性温度法101
参考文献104
第五章 药物敏感试验105
第一节 药物敏感试验的目的和原理105
一、药物敏感试验的目的105
二、药敏测定的原理106
第二节 单价药物对细菌的药敏测定106
一、试管两倍稀释法106
二、微量稀释法107
三、琼脂平板稀释法108
四、药物纸片琼脂扩散法(纸片法)108
五、Stokes纸片比较法116
六、影响药敏试验结果的因素116
七、敏感度的划分及临床意义117
八、药敏试验的改进117
一、纸片法118
第三节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联合药敏试验118
二、棋盘法120
三、联合药敏抗菌药物组合的选择121
第四节 药敏试验结果的评价与剂量计算方法122
一、药敏试验结果的评价122
二、剂量计算方法122
第五节 影印培养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122
参考文献123
第六章 病毒的分离培养及鉴定124
第一节 病毒的分离124
一、样品的采集与保存124
二、样品的处理125
三、样品的接种125
一、器材准备134
第二节 细胞培养技术134
二、细胞培养用溶液的配制136
三、常用细胞培养物的制备141
四、细胞培养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43
五、细胞的保存、复苏及运送145
六、细胞培养中污染的消除146
第三节 病毒的鉴定147
一、核酸类型鉴定148
二、脂溶剂敏感试验150
三、病毒粒子大小测定150
四、核衣壳的对称152
五、病毒感染力的测定153
六、其他方法155
参考文献156
一、试验病毒株的选择158
二、灭活水平的确定158
第七章 杀病毒试验158
第一节 杀病毒试验的条件158
三、对杀病毒试验的评估159
第二节 杀病毒试验的方法159
一、载体试验159
二、悬浮试验161
参考文献163
第八章 血清学试验164
第一节 凝集试验164
一、试剂准备164
二、几种常用的凝集试验165
第二节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168
一、原理170
第三节 间接血凝试验170
二、优点171
三、缺点171
四、醛化红细胞的制备172
五、间接血凝试验程序173
第四节 沉淀试验176
一、琼脂凝胶沉淀试验(AGpT)176
二、对流免疫电泳(CIEP)178
三、火箭免疫电泳(RIE)179
第五节 中和试验180
一、常规中和试验180
二、微量细胞培养中和试验183
三、空斑减少试验185
一、免疫酶技术的分类186
第六节 免疫酶技术186
二、免疫酶技术的原理187
三、免疫酶技术的条件187
四、标记物的制备188
五、酶底物的配制192
六、检测方法193
七、常见免疫酶测定法194
第七节 免疫荧光技术200
一、IF技术的特点201
二、IF技术的必备条件201
三、荧光抗体的制备202
四、荧光抗体染色法204
参考文献208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离技术210
一、盐析法210
第九章 免疫球蛋白分离及单克隆抗体技术210
二、离子交换层析法211
三、凝胶过滤法213
第二节 免疫血清的制备、浓缩及保存217
一、免疫血清的制备217
二、免疫血清的浓缩217
三、免疫血清的保存218
第三节 鸡蛋黄IgY的制备与提纯218
一、蛋黄的组成及形成219
二、IgY的性质219
三、IgY的免疫制备220
四、IgY的提纯220
第四节 单克隆抗体技术222
一、McAb的制备222
三、试剂配制226
二、McAb的生产226
参考文献227
中篇 禽病的病理学诊断技术231
第十章 尸体剖检技术231
一、尸检的目的231
二、尸检的时间、地点、用具及注意事项231
三、尸检程序和方法232
四、尸检记录248
参考文献250
第十一章 眼观病理标本的制作技术251
一、标本的选择与清理251
二、非原色标本制作251
三、原色标本制作253
参考文献254
一、取材255
第十二章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255
二、固定和固定液256
三、水洗259
四、脱水259
五、透明260
六、浸蜡260
七、包埋261
八、切片261
九、附贴262
十、染色263
参考文献266
第十三章 常见禽病的尸体剖检诊断267
一、细菌性传染病267
二、病毒性传染病270
三、其他微生物病272
四、寄生虫病273
五、营养代谢病273
六、中毒性疾病275
参考文献275
下篇 常见禽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279
第十四章 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279
第一节 沙门菌病(avian Salmonellosis)279
一、样品采集、运送和保存280
二、形态学镜检280
三、分离培养280
四、生化试验282
五、血清学诊断282
六、类症鉴别288
二、形态学镜检289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289
第二节 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289
三、分离培养290
四、生化特性290
五、血清学鉴定290
六、类症鉴别296
第三节 禽霍乱(fowl cholera)296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296
二、形态学镜检297
三、分离培养297
四、生化特性298
五、血清学诊断298
六、类症鉴别299
第四节 鸭疫里默菌感染(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299
四、生化特性300
五、血清学诊断300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300
三、分离培养300
二、形态学镜检300
六、类症鉴别302
第五节 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302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302
二、形态学镜检303
三、分离培养303
四、生化特性304
五、血清学诊断304
六、类症鉴别306
第六节 葡萄球菌病(staphylococcosis)306
三、分离培养307
二、形态学镜检307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307
四、生化特性308
五、血浆凝固酶试验309
六、血清学诊断309
七、动物试验309
八、类症鉴别310
第七节 链球菌病(streptococcosis)310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310
二、形态学镜检311
三、分离培养311
四、生化特性312
五、血清学诊断313
二、形态学镜检314
三、分离培养314
第八节 铜绿假单胞菌病(infec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314
一、样品采集314
六、类症鉴别314
四、生化特性315
五、血清学诊断316
六、动物试验316
七、类症鉴别317
第九节 弯曲杆菌病(campylobacteriosis)317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317
二、形态学镜检318
三、分离培养318
四、生化特性319
一、坏死性肠炎(necrotic enteritis)320
第十节 梭状芽孢杆菌病(clostridiosis)320
六、类症鉴别320
五、血清学诊断320
二、溃疡性肠炎(ulcerative enteritis)323
三、坏疽性皮炎(gangrenous dermatitis)324
四、肉毒中毒(botulism)325
第十一节 李氏杆菌病(Listeriosis)329
一、样品采集和处理330
二、形态学镜检330
三、分离培养330
四、生化特性331
五、血清学诊断332
六、类症鉴别332
第十二节 丹毒(erysipelas)332
三、分离培养333
二、形态学镜检333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333
四、生化特性334
五、血清学诊断334
六、类症鉴别335
第十三节 结核(tuberculosis)335
一、样品采集和处理335
二、形态学镜检336
三、分离培养337
四、生化特性337
五、血清学诊断338
六、结核菌素试验339
七、类症鉴别339
第十四节 波氏杆菌病(Bordetellosis)339
二、形态学镜检340
三、分离培养340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340
四、生化特性341
五、血清学诊断341
六、类症鉴别343
参考文献343
第十五章 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345
第一节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346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346
二、分离培养347
三、形态结构348
四、理化特性349
五、血清学诊断351
六、类症鉴别358
一、样品采集和处理359
第二节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359
二、分离培养360
三、形态结构360
四、理化特性361
五、病型和毒力测定361
六、血清学诊断365
七、类症鉴别367
第三节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368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369
二、分离培养369
三、形态结构370
四、理化特性371
五、血清学诊断371
六、类症鉴别376
第四节 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377
二、分离培养378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378
三、形态结构379
四、理化特性379
五、血清学诊断380
六、类症鉴别382
第五节 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382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382
二、分离培养383
三、形态结构383
四、电镜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384
五、理化特性384
六、血清学诊断384
二、分离培养387
一、病料采集和保存387
第六节 病毒性关节炎(viral arthritis)387
七、类症鉴别387
三、形态结构388
四、理化特性388
五、血清学诊断389
六、类症鉴别392
第七节 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392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393
二、分离培养393
三、形态结构393
四、理化特性394
五、组织病理学诊断394
六、血清学诊断394
七、类症鉴别396
二、分离培养397
第八节 禽痘(avian pox)397
一、病料采集和保存397
三、形态结构398
四、理化特性398
五、包涵体检查399
六、血清学诊断399
七、类症鉴别400
第九节 腺病毒感染(avian adenovirus infection)400
一、蛋减综合征-1976(egg drop syndrome-1976)401
二、包涵体肝炎(inclusion body hepat-itis)405
三、鹌鹑支气管炎(quail bronchitis)407
四、火鸡出血性肠炎(hemorrhagic enteritis of turkeys)408
第十节 禽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m-yelitis)409
三、形态结构410
四、理化特性410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410
二、分离培养410
五、血清学诊断411
六、病理组织学诊断412
七、类症鉴别412
第十一节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413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414
二、分离培养414
三、形态结构415
四、理化特性416
五、血清学诊断416
六、类症鉴别420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421
第十二节 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421
二、分离培养422
三、形态结构423
四、理化特性423
五、毒株分类424
六、血清学诊断424
七、类症鉴别427
第十三节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ticulo-endotheliosis)428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428
二、分离培养428
三、形态结构429
四、理化特性429
五、血清学诊断429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431
第十四节 鸭瘟(duck plague)431
六、类症鉴别431
二、分离培养432
三、形态结构432
四、理化特性433
五、血清学诊断433
六、类症鉴别435
第十五节 鸭肝炎(duck hepatitis)435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436
二、分离培养436
三、形态结构437
四、理化特性437
五、血清学诊断437
六、类症鉴别439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440
二、分离培养440
第十六节 小鹅瘟(gosling plague)440
三、形态结构441
四、理化特性441
五、血清学诊断441
六、类症鉴别444
第十七节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muscovy duck-ling parvovirusis)444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445
二、分离培养445
三、形态结构446
四、理化特性446
五、血清学诊断446
六、类症鉴别449
一、样品的采集和保存450
二、分离培养450
第十八节 禽轮状病毒感染(avian rotavirus infection)450
三、形态结构451
四、理化特性452
五、血清学诊断453
六、电镜技术453
七、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453
八、类症鉴别454
第十九节 禽肾炎(avian nephritis)454
一、样品采集与保存455
二、分离培养455
三、形态结构与理化特性455
四、血清学诊断456
五、类症鉴别456
参考文献456
第一节 禽支原体病(avian mycoplasmosis)461
第十六章 其他微生物病的实验室诊断461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462
二、形态学镜检463
三、分离培养463
四、生化特性465
五、血清学诊断465
六、类症鉴别471
第二节 禽衣原体病(avian chlanydiosis)473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473
二、形态学镜检474
三、分离培养476
四、种株鉴别477
五、血清学诊断478
六、类症鉴别482
二、形态染色483
第三节 螺旋体病(spirochetosis)483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483
三、分离培养484
四、血清学诊断484
五、类症鉴别485
第四节 真菌病(mycoses)485
一、禽曲霉菌病(avian aspergillosis)概述485
二、样品采集485
三、显微镜检查486
四、分离培养486
五、动物试验488
六、血清学诊断488
七、类症鉴别488
参考文献489
热门推荐
- 1896447.html
- 1284043.html
- 2172297.html
- 3183199.html
- 3397576.html
- 3132158.html
- 3291823.html
- 1468567.html
- 3733910.html
- 3161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4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3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4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5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5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2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2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