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 李安模,魏继中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7683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理论基础1

1.1 原子的结构1

1.2 光谱项8

1.3 原子光谱线的性质19

1.3.1 谱线的自然宽度20

1.3.2 多普勒(Doppler)变宽22

1.3.3 劳伦茨(Lorentz)变宽24

1.3.4 磁场致变宽26

1.3.5 研究谱线宽度的意义37

1.4 原子的状态分布39

1.5 吸收系数与吸收值A的测量50

1.5.1 积分吸收系数53

1.5.2 使用锐线源时总吸收率AT的计算56

1.5.3 使用锐线源时吸光度A的测量57

参考文献59

第二章 原子吸收光谱仪60

2.1 光源60

2.1.2 空心阴极灯61

2.1.1 AAS对光源的要求61

2.1.3 无极放电灯66

2.1.4 激光光源66

2.2 光源的调制67

2.3 雾化器及燃烧器69

2.4 非火焰原子化器73

2.5 分光系统76

2.5.1 棱镜式单色器76

2.5.2 光栅式单色仪78

2.6.1 空心阴极灯的脉冲调制80

2.6 检测系统中的几个问题80

2.6.2 对数转换器82

2.6.3 自动调零(积分器)84

2.6.4 显示部分(双积分数字电压表)86

2.7 原子吸收光谱仪性能的比较90

参考文献91

第三章 火焰原子化92

3.1 火焰的结构92

3.2 被分析物导入火焰的问题98

3.2.1 被分析物导入火焰的速度98

3.2.2 喷雾液滴的大小99

3.2.3 火焰的稳定性101

3.3 火焰中气溶胶的分布102

3.4 质点在火焰中的运动104

3.5 扩散对分析物分布的影响107

3.6 微液滴的去溶剂及干燥质点的气化111

3.7 分子的解离114

3.8 原子在火焰中的电离117

3.9 原子在火焰中的灵敏区122

3.10.1 有机试剂126

3.10 提高分析灵敏度的方法126

3.10.2 原子捕集技术130

参考文献131

第四章 非火焰原子化133

4.1 非火焰原子化的发展现状133

4.2 非火焰原子化装置评述134

4.2.1 原始石墨炉原子化器134

4.2.2 金属原子化器136

4.2.3 石墨炉商品化138

4.2.4 石墨炉平台140

4.2.5 石墨材料及其改性143

4.2.6 探针炉145

4.2.7 石墨炉电源145

4.3 石墨炉原子化基本原理147

4.3.1 石墨炉的分析程序147

4.3.2 原子化条件的选择152

4.3.3 石墨炉原子化的热力学问题154

4.3.4 原子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160

4.4 石墨炉中基体改进作用研究167

4.4.1 基体改进剂167

4.4.2 基体改进剂的种类和作用168

4.4.3 基体改进剂作用机理169

4.4.4 基体改进剂应用特点174

4.5 石墨炉的温度175

4.5.1 石墨炉温度的测量175

4.5.2 石墨炉的温度分布177

参考文献178

第五章 原子化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181

5.1 原子化过程中的热力学184

5.1.1 解离平衡184

5.1.2 置换反应187

5.1.3 温度的测定191

5.1.4 β值的计算193

5.1.5 电离平衡195

5.2 原子化热力学理论在分析上的应用198

5.3 原子化过程中的化学动力学199

5.3.1 化学反应速度200

5.3.2 原子的生成与消失速度201

5.3.3 电热原子化中的原子生成与消失202

5.4 原子化动力学理论在分析上的应用208

参考文献212

第六章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析214

6.1 概述214

6.2 氢化物发生法基本原理215

6.2.1 共价氢化物形成条件研究215

6.2.2 共价氢化物的生成机理研究222

6.2.3 共价氢化物原子化条件研究223

6.3 氢化物形成原子吸收的干扰及其消除226

6.3.1 液相干扰228

6.3.3 气相干扰229

6.3.2 溢出和传输过程损失229

6.3.4 干扰的控制和消除230

6.4 冷蒸气原子吸收间接分析232

参考文献233

第七章 原子吸收分析的分析曲线和干扰236

7.1 分析曲线的性质236

7.1.1 分析灵敏度237

7.1.2 影响灵敏度的因素241

7.1.3 分析曲线与坐标原点246

7.1.5 分析曲线的弯曲问题247

7.1.4 分析曲线的直线范围247

7.2 原子吸收分析的干扰及其消除250

7.2.1 光谱干扰250

7.2.2 非光谱干扰258

参考文献263

第八章 原子吸收分析方法265

8.1 标准系列分析曲线法265

8.1.1 常规标准系列法265

8.1.2 高精度分析266

8.1.4 标准加入法267

8.1.3 内标法267

8.2 火焰及非火焰原子吸收法269

8.2.1 火焰原子吸收法269

8.2.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270

8.2.3 原子捕集吸收法270

8.3 预分离技术的应用271

8.3.1 萃取原子吸收法272

8.3.2 其他富集方法274

8.3.3 色谱-原子吸收联用275

8.4 间接分析法276

8.4.1 反应置换法277

8.4.2 增敏反应法277

8.5 原子吸收抑制释放滴定法278

8.6 分析方法的精确度279

8.6.1 方法精密度279

8.6.2 光度误差280

8.6.3 方法准确度281

8.7.1 相对分析和绝对分析282

8.7.2 原子吸收绝对分析的可能性282

8.7 原子吸收绝对分析可行性研究282

8.7.3 我国学者关于绝对分析的研究286

8.7.4 绝对分析前景展望287

参考文献288

第九章 原子荧光分析291

9.1 原子荧光分析基础291

9.1.1 原子荧光与原子吸收分析291

9.1.2 原子荧光的产生和类型293

9.1.3 原子荧光强度297

9.1.4 原子荧光的饱和与猝灭299

9.2.1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光源301

9.2 原子荧光光谱仪器301

9.2.2 原子化器和样品引入303

9.2.3 分光系统和多元素分析304

9.3 原子荧光分析方法306

9.3.1 氢化物形成原子荧光分析307

9.3.2 激光激发原子荧光分析(LEAFS)312

9.3.3 激光探针原子(或离子)荧光分析317

参考文献318

附录320

主题索引3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