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吉林建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仇方英,于世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01879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587页
- 文件大小:248MB
- 文件页数:6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吉林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自然与社会概况3
第一章 自然地理3
第一节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3
一 地形地貌3
二 气候环境4
第二节 自然风光6
一 吉林风光6
二 自然保护区8
第二章 历史沿革和重点文物建设10
第一节 历史沿革10
一 省名由来10
二 历史沿革10
第二节 重点文物建设14
一 革命纪念建筑物15
二 古建筑及碑刻16
三 古遗址及古城址18
四 古墓葬20
第三章 人口与民族22
第一节 人口总量和人口分布22
一 人口总量变动22
二 人口分布24
第二节 劳动适令人口24
一 劳动适令人口构成与分布24
二 劳动适令人口在业率25
第三节 民族人口与民族风俗26
一 民族人口26
二 民族风俗28
第四章 自然资源31
第一节 土地资源31
一 土地资源丰富31
二 地貌特点32
三 上壤及分布32
第二节 水资源33
一 河流33
二 地表水33
三 地下水34
第三节 森林、草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35
一 森林资源和草地资源35
二 野生植物、动物资源37
三 吉林土特产38
第四节 矿产资源39
一 能源矿产资源39
二 黑色金属矿产资源41
三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41
第二编 基本建设综述45
第五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建设(1949—1952)45
第一节 光复大地,重建家园46
农田水利的恢复建设46
二 厂矿企业的恢复建设47
三 基本建设投资47
第二节 组织队伍,发展建筑业48
一 建筑业的落后基础48
二 成立国营建筑企业49
三 建筑业领导机构的产生50
第三节 评价51
第六章 开始大规模的基本建设(1953—1957)53
第一节 全力准备,迎接大规模建设53
一 宣传和布署54
二 组织冬季训练54
三 抽调骨干力量,充实基本建设队伍55
四 加强财政管理和材料供应55
五 建全领导机构56
第二节 基本建设奠定了工业化基础57
一 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57
二 城市建设的发展59
三 水利建设与发展60
第三节 评价60
第七章 “大跃进”时期的基本建设(1958—1960)6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62
一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63
二 基本建设投资及成果64
第二节 建设“小土群”、保证“大跃进”66
一 追求高指标,组织钢铁大军66
二 采用应急措施,突出蛮干67
三 “小土群”遍地开花68
四 下放基建管理权70
第三节 评价72
第八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基本建设(1961—1965)74
第一节 压缩基建规模和缩短基建战线74
一 停建缓建大批正在施工项目74
二 压缩基本建设投资75
三 调整投资比例75
第二节 加强薄弱环节填平补齐76
一 农业增产措施方面的基本建设76
二 改革基本建设,努力实现革命化77
第三节 基本建设在调整中前进79
一 基本建设投资79
二 基本建设投资成果80
三 基本建设投资效果80
第四节 评价81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及粉碎“四人帮”后两年的基本建设(1966—1978)83
第一节 基本建设遭到严重破坏83
一 政治动乱造成基本建设管理上的混乱83
二 盲目下放企业,加剧了基本建设的混乱85
三 基本建设再度膨胀86
第二节 “小三线”和农业及支农建设87
一 “小三线”建设87
二 农业和支农建设88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基本建设的进展89
一 基本建设中的主要项目89
二 基本建设投资90
三 基本建设投资效果91
第四节 1977、1978年的基本建设91
第五节 评价93
第十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建设(1979—1986)95
第一节 基本建设的调整与改革95
一 在调整中前进95
二 在改革中发展99
第二节 基本建设的新气象102
一 基本建设规模扩大102
二 主要行业取得的成就103
三 基本建设投资效果107
第三节 建筑业在改革中腾飞108
一 建筑业是重要的产业部门108
二 建筑业的改革109
三 建筑队伍建设112
第四节 评价114
第十一章 基本建设的展望(1987—2000年)117
第一节 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117
一 战略指导思想117
二 战略目标118
第二节 战略布局和措施120
一 战略布局120
二 战略措施122
第三编 主要行业建设127
第十二章 农业建设127
第一节 农业建设投资127
一 基本建设拨款127
二 银行信贷资金127
三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27
第二节 商品粮基地建设128
一 吉林省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128
二 商品粮基地的初步建设128
第三节 水利基本建设129
一 建设发展的四个阶段129
二 水利建设的成果132
第四节 林业建设134
一 植树造林134
二 “三北”防护林建设135
第五节 渔业和畜牧业的建设137
一 商品鱼基地建设137
二 畜牧业基地建设138
第十三章 轻纺工业建设140
第一节 纺织工业建设140
一 投资和建设140
二 生产能力与产出成果142
第二节 轻工业建设143
一 投资和建设143
二 形成能力与产出成果147
第十四章 能源工业建设149
第一节 煤炭工业建设149
一 投资与建设149
二 形成能力和产出成果152
第二节 石油工业建设153
一 投资和建设153
二 形成能力和产出成果155
第三节 电力工业建设156
一 投资与建设156
二 形成能力和产出成果161
第十五章 原材料工业建设162
第一节 黑色冶金工业建设162
一 投资和建设162
二 形成能力和产出成果166
第二节 有色金属工业建设167
一 投资与建设167
二 形成能力和产出成果169
第三节 化学工业建设170
一 投资与建设170
二 形成能力和产出成果173
第四节 建筑材料工业基本建设174
一 投资与建设174
二 形成能力和产出成果176
第五节 森林工业建设178
一 投资与建设178
二 形成生产能力和产出成果181
第十六章 机械电子工业建设183
第一节 机械工业建设183
一 投资与建设183
二 形成生产能力和产出成果190
第二节 农业机械工业建设190
一 投资与建设191
二 形成生产能力和产出成果192
第三节 电子工业建设192
一 投资与建设193
二 形成生产能力和产出成果194
第十七章 交通、邮电基本建设195
第一节 铁路交通基本建设195
一 恢复修建旧线路195
二 开发建设新线路196
三 扩建枢纽工程197
第二节 公路交通基本建设198
一 公路建设198
二 桥梁建设200
第三节 民航和水运基本建设202
一 民用航空基本建设202
二 内河航运基本建设205
第四节 邮电通信业基本建设206
一 邮电通信的建设和发展206
二 建成邮电通信网208
三 邮电通信技术更新210
第十八章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基本建设211
第一节 教育事业基本建设211
一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11
二 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213
第二节 科学技术事业基本建设214
一 自然科学事业的建设与发展214
二 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建设与发展216
三 主要科研成就218
第三节 文化事业基本建设219
一 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219
二 报纸与出版事业的建设与发展220
三 吉林省广播、电视、电影事业的建设与发展221
第四节 体育事业基本建设222
第五节 医疗卫生事业基本建设224
第十九章 城乡建设226
第一节 城市建设226
一 城市建设的发展226
二 市政建设与公用事业的发展227
三 城市住宅建设229
第二节 村镇建设230
一 村镇建设的发展231
二 小城镇建设的发展232
三 村庄建设的发展233
第二十章 建筑业建设235
第一节 建筑业的建设和发展235
一 基本建设投资235
二 安装施工手段的不断完善236
第二节 建筑业领导机构和建筑业队伍的建设237
一 建筑业领导机构产生及变更238
二 建筑业施工队伍的形成与发展239
三 建筑勘察设计队伍的形成与发展242
第三节 建筑业取得的主要成就244
第四编 各地方基本建设249
第二十一章 长春市基本建设249
第一节 长春市249
一 自然概况249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250
三 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270
四 今后展望272
第二节 榆树县274
一 自然概况274
二 基本建设主要成就275
三 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278
四 今后展望278
第三节 农安县279
一 自然概况279
二 基本建设主要成就279
三 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282
四 今后展望283
第四节 德惠县284
一 自然概况284
二 基本建设主要成就285
三 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287
四 今后展望288
第五节 九台县289
一 自然概况289
二 基本建设主要成就290
三 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293
四 今后展望294
第六节 双阳县294
一 自然概况294
二 基本建设主要成就295
三 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298
四 今后展望298
第二十二章 吉林市基本建设300
第一节 吉林市300
一 自然概况300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01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308
四 今后展望311
第二节 永吉县312
一 自然概况312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13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315
四 今后展望316
第三节 舒兰县316
一 自然概况316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17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319
四 今后展望320
第四节 磐石县320
一 自然资源321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21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324
四 今后展望325
第五节 蛟河县325
一 自然概况325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26
三 经济资源及经济优势328
四 今后展望329
第六节 桦甸县329
一 自然概况330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30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333
四 今后展望333
第二十三章 四平市基本建设335
第一节 四平市335
一 自然概况335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36
三 经济资源和发展优势346
四 今后展望348
第二节 公主岭市348
一 自然概况349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50
三 目然资源和经济优势356
四 今后展望357
第三节 梨树县357
一 自然概况358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59
三 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361
四 今后展望362
第四节 伊通县362
一 自然概况363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64
三 经济资源与经济优势366
四 今后展望367
第五节 双辽县367
一 自然概况367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69
三 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371
四 今后展望372
第二十四章 辽源市基本建设373
第一节 辽源市373
一 自然概况373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74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381
四 今后展望384
第二节 东辽县385
一 自然概况385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86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391
四 今后展望392
第三节 东丰县393
一 自然概况393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394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398
四 今后展望400
第二十五章 通化市基本建设401
第一节 通化市401
一 自然概况401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02
三 经济资源及经济优势407
四 今后展望408
第二节 梅河口市408
一 自然概况409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10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412
四 今后展望413
第三节 通化县414
一 自然概况414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14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416
四 今后展望417
第四节 柳河县417
一 自然概况417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18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420
四 今后展望421
第五节 辉南县421
一 自然概况421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22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424
四 今后展望425
第六节 集安县425
一 自然概况425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26
三 自然资源及经济优势429
四 今后展望430
第二十六章 浑江市基本建设431
第一节 浑江市431
一 自然概况431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32
三 自然资源及优势438
四 今后展望440
第二节 抚松县440
一 自然概况441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42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444
四 今后展望445
第三节 靖宇县446
一 自然概况446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47
三 经济资源及经济优势449
四 今后展望450
第四节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451
一 自然概况451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52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455
四 今后展望456
第二十七章 白城地区基本建设457
第一节 白城地区457
一 自然概况457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58
三 经济资源及经济优势465
四 今后展望466
第二节白城市467
一 自然概况467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68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470
四 今后展望471
第三节 扶余县471
一 自然概况472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73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475
四 今后展望476
第四节 洮安县476
一 自然概况476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77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479
四 今后展望479
第五节 长岭县480
一 自然概况480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81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484
四 今后展望484
第六节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485
一 自然概况485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86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488
四 今后展望489
第七节 大安县489
一 自然概况489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90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493
四 今后展望493
第八节 镇赉县494
一 自然概况494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495
三 自然资源及优势498
四 今后展望498
第九节 通榆县499
一 自然概况499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500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502
四 今后展望503
第十节 乾安县503
一 自然概况503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504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507
四 今后展望507
第二十八章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基本建设509
第一节 延边朝鲜自治州509
一 自然概况509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510
三 经济资源和经济优势514
四 今后展望515
第二节 延吉市516
一 自然概况516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517
三 远景规划518
第三节 图们市518
一 自然概况518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519
三 经济优势520
四 今后展望521
第四节 敦化市521
一 自然概况521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522
三 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523
四 今后展望524
第五节 龙井县525
一 自然概况525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525
第六节 和龙县527
一 自然概况527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528
三 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529
四 今后展望529
第七节 安图县530
一 自然概况530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531
三 资源优势532
四 今后展望532
第八节 珲春县533
一 自然概况533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534
三 资源优势534
四 今后展望535
第九节 汪清县535
一 自然概况535
二 基本建设及主要成就536
三 资源优势537
四 今后展势537
附件:538
一 吉林省基本建设大事记(1949—1986)538
二 吉林省基本建设统计资料(1949—1986)566
后记:587
热门推荐
- 3676275.html
- 2420291.html
- 218296.html
- 1642206.html
- 195992.html
- 2190193.html
- 797827.html
- 2706065.html
- 3657496.html
- 2885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2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3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1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7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3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6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3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5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7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2165.html